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75338239051984&wfr=spider&for=pc 原创孙翔峰券商中国
境内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在历经事业部和子公司化之后,似乎又再次回归到证券公司怀抱中来了。
东方证券6月21日晚间公告,该公司拟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投行”)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东方证券在公告中还表示,吸收合并完成后,该公司投行作为部门整体运作,管理与决策效率将有效提升,有利于推动该公司投行业务整体发展。
当下,将投行业务成立独立子公司进行运作并不多,现存的几家要么是合资券商演化而来,要么是并购演化而来。东方证券将投行子公司合并吸收为一个业务部门,毫无疑问是当前证券行业去事业部制发展趋势的延续。
境内投行此前,多以事业部制进行运作,投行从业者素以“金领”示人,且流动性极高。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就明确表示,证券行业“需要加快补齐工匠精神、专业精神、投资者保护意识以及良好职业操守等短板,纠正过度激励、短期激励等不良风气”。
东方证券收回投行子公司
东方证券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东方投行的所有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客户协议等合并入公司,东方投行全部债权及债务由东方证券承继,东方投行的员工全部由东方证券管理接纳;东方投行的独立法人资格注销,原东方投行的分公司在经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后拟变更为东方证券的分公司。
事实上,从收购东方花旗33.33%股权开始,东方证券在投行业务上的雄心就已充分显露。控股之后,相关业务发力更加明显。
东方投行首席执行官马骥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股权变更之后,东方投行借助%回归东方证券的机会,抓住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推出的良好机遇,结合多年中外合资经营经验成果,充分发挥集团公司资源优势,迅速在IPO等方面发力。
对内方面,东方投行借助%回归东方证券的机会,充分利用东方证券直投公司以及创新投公司等一级市场资源以及东证资管、汇添富基金、自营投资买方力量和研究所等业务板块代表的二级资源,利用整体业务协同平台开展竞争。
对外方面,东方投行则借助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推出的良好机遇,加强医药医疗、互联网服务、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团队建设,打造基于行业的客户覆盖与项目执行能力。
双管齐下,东方投行年成功助力16家企业IPO项目过会,募资规模预计超亿。其中,15个项目集中在去年下半年过会,再融资项目过会数量15家,科创板及创业板项目储备及申报数量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进入年,东方投行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态势,也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项目。比如,5月28日,和辉光电在科创板上市。和辉光电是科创板第家上市公司,也是今年至今为止注册制IPO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科创板设立以来首发实际募资规模第三的项目。
“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公司投行业务牌照分割问题将得以解决,有利于充分发挥全牌照的优势,提高展业效率,进而提升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水平;能够有效解决东方投行作为子公司经营时,流动性风险等指标对开展投行业务的影响和制约。”东方证券在公告中表示。此外,吸收合并完成后,投行将作为东方证券部门整体运作,管理与决策效率将有效提升,有利于推动公司投行业务整体发展。
合资券商的使命基本结束
事实上,国内独立的投行子公司并不多,现有的也多是合资券商发展而来,或者是并购合并演化而来,东方投行就是中外合资演变而来。
东方投行原来全称为“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由东方证券与美国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基于战略投资合作关系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成立于年6月,总部设在上海,主要业务为企业提供投资银行服务。
随着中国金融对外放开的加快,尤其是外资新设或参与境内金融企业股份比例的彻底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资将目光转向控股或全资。花旗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尤其是随着与东方证券战略合作期限的结束,而是萌生退出之意。
年初,东方证券公告,以现金方式购买花旗亚洲持有的东方花旗全部33.33%股权。年4月22日,东方证券公告,收购东方花旗33.33%股权及东方花旗更名事宜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新营业执照,东方花旗的企业名称变更为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成为东方证券的全资子公司。
4月19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花旗集团计划向中国监管当局提交证券许可证申请,以取得承销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以及代客户进行交易的证券牌照和期货经纪牌照,目标是在12到18个月内让这些业务启动并投入运营。
东方花旗证券消逝,仅仅是合资券商消逝的个案。在此前类似的个案还有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财富里昂证券、海际大和证券和华英证券,这些合资投行基本都是随着外资的退出,进而成为国内投行全资子公司,最后进一步分别演变,或资产注入现在的公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甬兴证券有限公司、中天国富证券和华英证券无一不是如此。
资料显示,目前境内中外合资的券商仅有4家:一家为中德证券,为山西证券与德意志银行合资设立;一家为瑞信方正证券,该公司为方正证券与瑞信银行合资设立,最新的股权结构已经变更为瑞信出资比例为51%,方正证券出资比例为49%,该公司已获得了部分经纪业务牌照;一家为瑞银证券,该公司由瑞士银行与北京国有经营公司等设立而成,也是国内首家由外资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最后一家是广州广证恒生证券,该公司是原广州证券与恒生证券合资设立,目前股东方已变更为中信证券与恒生证券,其业务范围为研究咨询。
“随着境内对外资持股比例的彻底放开,合资券商作为一个时期的产物,其使命基本宣告结束。”有上市券商高管说,境内外资控股券商、外资全资的券商已经出现,未来还会继续增加。
投行子公司和事业部也在消逝
除了不断消逝的中外合资券商,目前境内证券业存在的独立投行子公司寥寥可数。在这些投行子公司中,因合资而来的也不罕见,还有不少则是因为并购合并而来。
比如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3年9月,其前身为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长江证券与法国巴黎银行合资成立的国内首批合资证券公司。7年1月,法国巴黎银行将股权转让给长江证券,该公司遂成为长江证券全资子公司。
同样的情形还有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和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当然,还有瑞信方正证券,但瑞信方正证券已转而被外资控股,且正在朝全牌照发展,情形和瑞银证券类似。
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年12月,为第一创业证券与摩根大通分别出资66.7%和33.3%设立。年,摩根大通退出,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第一创业的全资子公司。
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则原本是国联证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资设立,苏格兰皇家银行退出后,成为国联控股的投行子公司。
除了中外合资留下的投行子公司,另一部分投行子公司大多由收购合并而来。比如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前身联合证券。6年,华泰证券通过增资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9于9月,联合证券更名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华泰证券的投行子公司。
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的此类投行子公司有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恒泰长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现在的大形势是,不仅投行子公司在消逝,证券公司里面独立的事业部制也在消失。”有投行圈从业20多年的老人感叹,投行过去那种运作模式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注册制的试点和推广,对投行运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标题:《东方证券吸收合并投行子公司!注册制下投行激励生变,投行子公司和事业部正在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