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少吃并不能养身,养生的人经常犯5个错误 [复制链接]

1#

重视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养生的片面观点也满天飞。很多老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敢吃吃肉,不敢吃面食,不敢吃水果,鸡蛋,那老人们拿什么来维持健康?

我妈60岁,我姥姥80岁,都有高血压,医院回来告诉我,医生说他们不能吃肉,不能吃鸡蛋,不能喝牛奶,我问那医生让你吃啥?她们说医生没说。

其实,这其中有很多问题,今天我们从营养的角度来分析。

医生是想告诉她们,不要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含量过高,并不是绝对不能吃,但是老人们就以为这些都不敢吃了。

而且人越老越小心,越珍惜生命,所以会去听别人说、看手机视频,着迷于很多断章取义的养生知识,然后就开始执行,最终导致营养不良,甚至病情逐渐加重。

经常谈养生的人反而会犯一些养生的错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里一一帮大家拆解常见的这5个误区。

1.衰老是自然规律,我们根本无法束手无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种机能不如从前,这似乎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并非我们无能为力。

要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人活到80-岁还有着胜过年轻人的状态,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就得了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脑血栓等老年人的病,有了老年人的状态。

导致人体老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氧化反应,人体内不断发生着氧化反应,从而产生一自由基,自由基会破坏细胞膜、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和脆性,导致细胞丧失功能。

又使蛋白质失去功能,不能被水解而产生褐色色素沉淀,叫作脂褐素,随着衰老进程,脂褐素在细胞里大量堆积,沉淀在皮肤上,就成了老年斑,沉淀在大脑及血管中就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如果我们能够阻止这种破坏,就可以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的发生。身体有两种应对方式,一种是抗氧化剂来阻止脂褐素的沉淀,还有一种是通过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酶来进行防御。

抗氧化酶阻止法/p>

SOD抗氧化法,可使自由基发生反应,生成水,消除自由基的破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SOD含量会不断下降。

GSH-PX抗氧化法,可使自由基生发生反应生成醇和水,使其失去破坏能力。硒是GSH-PX的主要成分,硒缺乏时其活性也会降低。而维生素E在此过程中又会起到协同作用。

抗氧化剂阻止法:

维生素E,在与细胞膜中,在自由基对细胞发生破坏之前就将其消灭。

维生素C,在细胞外,捕获自由基上的电子,使其丧失破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酶抗氧化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到,预防衰老并不是等到老年了再行动,而是越早越好。谁也不想老年时变成老年痴呆,一脸老年斑,而是让你的身体活出年轻的状态。

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中下功夫,多吃抗氧化的食物,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维生素E主要在一些植物油中,干果中,而含硒的食物很广泛,豆类、肉类、菌菇类,谷物类都有。

但是由于现在土质的变化,有些地方农作物含硒少,可以吃一些富硒大米。

2.不能吃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

很多人一旦得了心血管疾病就不敢吃油,不敢吃肉,担心胆固醇含量太高,加速血管堵塞,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

并不是不能吃油,而是要吃对油。不要去吃肥肉,更不要吃动物油,应该吃多种植物油代替,比如大豆油、亚麻籽油、橄榄油都是有益于健康的。

因为植物油是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维生素E是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而且据研究有些植物油还对心血管疾病有帮助,据说地中海一带人们的心血管疾病极少,经调查发现与他们经常吃橄榄油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胆固醇更多的是体内合成的,血脂过高的人,主要是由于脂类代谢功能紊乱造成的。

适量摄入瘦肉和奶蛋是必要的,因为这些食物的来源也是蛋白质和铁的主要来源。本来随着年龄增长,蛋白质合成能力变差,需要摄入更多的优质蛋白,如果时常不吃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就会越早导致负氮平衡,肌肉松弛。

据报道,我国老年人贫血率达到了50%,主要原因就是胃酸减少影响铁的吸收,而且经常摄入的含铁食物不足。含有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主要来源就是肉类。因此每天一个鸡蛋,一包牛奶,适当吃点鱼肉、禽肉和瘦肉是必要的。

3.不能吃含糖的食物

这里所说的糖主要是指碳水化合物,比如日常吃的米、面、薯类;水果里含的果糖;有些根茎类蔬菜;还有白糖、红糖、蜂蜜以及食物里面的添加糖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弱,糖吃多了容易堆积脂肪,导致心血管疾病、患糖尿病等。所以很多人就从主食上下功夫,吃主食越来越少,甚至不吃,还不敢吃水果,又步入另外两个误区。

误区一、吃主食太少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的主食要占到总能量的60%~65%,老人也要达到55%。

只是吃主食要一改之前的做法了,不能只吃面条或者白米饭了,要做到粗细搭配和种类多样。

精米面经过加工已经将外层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几乎都扔掉了,我们吃到的就剩下糖(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因此,我们要进行优化,将精米面换成糙米、全麦。

主食不仅指米面,还有杂豆和薯类,在烹饪时要多样化,这样摄入的营养全面,而且杂粮里面的膳食纤维丰富,增强肠胃蠕动,防止便秘,排毒,还能预防多种疾病。

误区二、水果糖分太高,不敢吃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可以防止便秘、帮助消化、调节免疫力和抗氧化等,因此每天吃克也就是一个苹果的量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吃含糖的食物可以选择少吃含有蔗糖的,因为蔗糖容易转化成脂肪,使血脂升高。吃一些含有果糖的,果糖容易被吸收,而且转变成脂肪的能力小于葡萄糖,而水果、蜂蜜中就主要含有果糖。

4、老人吃得多说明身体代谢好

人上了年纪,如果吃得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身体代谢轨道发生了改变,吃进去的首先转化成了脂肪储存在了身体里面,而不是给身体提供了能量,还有一种就是糖尿病人,吃得多是这种疾病的特征之一。

根据研究,能量的摄入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基础代谢所需能量较年轻时低,40岁以后的能量供给量每增加10岁就要减少5%,60岁后应该较青年时减少20%,70岁后减少30%。

5、老人补钙就要吃钙片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中的钙不断流失,胃酸分泌减少,对钙的吸收能力减弱。青少年对钙的吸收率35%~40%,而老年人只有不到20%。据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妇女有60%~80%患有骨质疏松。

很多儿女经常不在老人身边,给老人买了钙片,以为只要老人吃着钙片应该就能解决缺钙的问题,可老人还是得了骨质疏松。为什么有的人吃钙片也无济于事没呢?

一方面因为每个人的胃酸分泌能力不同,身体对钙片的吸收利用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人吃完钙片会便秘或者拉肚子,这都是钙片不吸收的表现。因此如果给老人吃钙片,还要留意吃完有没有什么反应,如果不吸收就及时调整。

多数人吃了钙片就不再重视食补了。钙含量丰富的食物首选应该是牛奶,每g牛奶中含~mg的钙,而且容易吸收。奶类、芝麻酱、虾皮、海带、黄豆及豆制品、焯水后的绿叶蔬菜等都是含钙丰富的食物。

人体中的钙从小开始沉淀,30-35岁达到巅峰,然后慢慢开始流失,因此补钙就像存钱,越年轻开始越好,而且应该是你一辈子都要重视的。

你吃的是什么,决定着你的身体好坏。不要只追求少吃,要保证身体的基本需求,也不要乱吃,营养平衡是关键。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种类不能少,上了年龄更注意营养齐全,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牛奶、蛋类一样不能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