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都说人体是一台精密的机器,肝脏是人身体的“化工厂”!那么,机器转动需要动力,身体的生命活动同样也需要动力,我们把这种动力称为“能量”。人体所利用的能量,是蕴藏在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中的一部分,可以转变为热能,以维持人体的恒温;另外一部分,则转变为动能,供人体活动的需要;还有一些能量,或者转变为电能,用于兴奋的传导,表现为生物电现象;或者转变为另一些化学能,用于合成新的人体物质……就这样,在人体内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一般来说,机器转动需要的能源,经常使用的有石油、煤、天然气和太阳能等。而人体需要的能源,则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它们含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这些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和相互转化,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的。在肝脏里,通过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完成代谢任务。
碳水化合物,也有的书上称为“糖类”、“醣”,它是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这里所说的“糖类”,并不是我们日常吃的白糖、红糖。它是一种多糖。五谷杂粮中80%的成分是糖类,其中主要是淀粉,淀粉就是多糖中的一种。多糖进入消化道以后,经过消化、水解为葡萄糖以后,才能吸收至肝脏,然后被人体所利用。如果吃克粮食,人体能获得克的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至肝脏后,少部分在肝脏内合成为“糖原”贮存起来,以备日后利用;大部分葡萄糖进入了血液循环,成为血糖,供给人体的组织细胞利用。当人在空腹的时候,或者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肝脏便将贮藏的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人体急需。另外,肝脏还能将某些非糖类的物质,如蛋白质和脂肪,转化成糖原或葡萄糖。这个生物化学反应,称为糖的“异生”。反之,肝脏还可以把过多的糖原转化为脂肪,运输到人体其他部位贮存起来。所以,有些人尽管吃素,不吃油水大的食物,但如果吃过多的五谷杂粮,超过了人体的需要,也能成为肥胖、脂肪肝患者。一个人的血脂异常,在治疗中,不仅要限制含脂肪食物的摄入,而且还要限制其他食物的摄入,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肝脏在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与运输等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肝脏能分泌胆汁,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肝脏能利用葡萄糖和某些氨基酸合成脂肪、胆固醇和磷脂。这是血中胆固醇和磷脂的主要来源。从消化道吸收的三酰甘油,在肝细胞内进行同化,然后运至脂肪组织内贮存。人在饥饿的时候,贮存的脂肪又被动员到肝脏中来,进行分解代谢,这就是人在饥饿的状况下逐渐消瘦的原因。
在肝脏内,蛋白质的代谢也极为活跃。肝脏除了能合成其本身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以外,还能合成大部分血浆蛋白。当肝脏有病的时候,血浆蛋白减少,就会出现水肿或腹水。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所组成,氨基酸的代谢也是在肝脏内进行的。氨基酸代谢中所产生的氨,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肝脏可以将它合成为尿素排出体外。当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的时候,尿素的合成就会减少,血液中的氨会相应地升高,于是,就出现一些神经症状,甚至出现肝昏迷。曾经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可因为吃1个鸡蛋而诱发肝昏迷。这也是为什么对处于肝昏迷前期的患者,必须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原因。
肝脏内还含有丰富的酶类。这些酶类是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中也包括催化氨基酸类代谢反应的酶,例如在肝细胞中就含有丰富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酸”或简写为GPT)。当肝细胞发炎或坏死时,肝细胞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就会大量释放入血液,于是在化验的时候,就能发观血液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医学上利用这种检验方法,来协助诊断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血液中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也是在肝脏中进行的。当肝脏有病的时候,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就会下降,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患者的皮肤和白眼珠就发黄,医学上称其为“黄疸”。
维生素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需的物质。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贮存和转化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肝脏内贮存着多种维生素,例如人体中95%左右的维生素A就存在肝脏里。早在隋代的时候,我国的医学书籍就记载了当时医师用羊肝治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
肝脏还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来自体外的毒物、由大肠吸收的有毒腐败产物,以及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物等,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来解毒或排出体外。如人们喝酒以后,酒的主要成分酒精(乙醇),就要在肝脏里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大量饮酒的人因此可以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甚至发生酒精性肝硬化。所以,有肝炎病的人,或有肝硬化的患者,应该禁止饮酒。
大多数药物都是在肝脏中解毒,并由肝脏排出体外。有肝脏病的患者,用药要十分谨慎,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肥胖与脂肪肝
肝脏是脂类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中心器官。在正常情况下,肝脏摄取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及少量胆固醇和磷脂;同时将三酰甘油与载脂蛋白或脂蛋白释放入血液中,本身并不大量储存脂肪。如果肝脏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过量积聚,形成脂肪肝。此时,若在显微镜下检查肝组织,可见到大约有1/3的肝细胞有脂肪滴沉着,肝细胞肿大,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肝细胞若进一步发生纤维化,则可转变成肝硬化。
肝细胞超负荷代谢脂肪,就会“转岗”为“脂肪仓库”,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它可把血液中的脂肪酸合成为三酰甘油。然而肝脏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所以,三酰甘油一经合成,就要与载脂蛋白结合为脂蛋白,并释放入血液。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和糖类,可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和过剩的营养物质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肥胖者不仅肥头大耳(猪八戒代言),大腹便便,就连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肝脏的细胞也“堆”满了多余的脂肪。长期摄入过量,脂肪合成过多,超过了肝细胞的负荷能力,肝内脂肪的分解利用也会出现障碍,可加重脂肪在肝细胞内的堆积。肝脏的一个个生产车间(肝细胞)纷纷转岗变成了“脂肪仓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形成了。
肥胖者的体型,对脂肪肝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凸肚型及腹型肥胖者中脂肪肝的发生率比其他体型稍多。主要原因是腹部组织周围的脂肪细胞对刺激比较敏感,较易输送脂肪酸进入肝细胞。
饮食中的淀粉、糖等碳水化合物比直接摄入脂肪更易引起脂肪肝。因为大量糖类进入肝脏,超过了肝脏合成糖原和贮存能力,多余的糖就会转化为脂肪酸。摄入糖类越多,脂肪酸的产生越多,脂肪肝的程度也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