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发了两篇关于诵读数字“1——10”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发现读的朋友很少,但是我应该有始有终,记得上篇说到“5”了,今天接着说诵读“6、7”的作用。
“6——”“6”的振颤部位是小肠与大肠俞,并将其俞穴进行开合,疏导上逆之气。小肠与心之间有经络相通,二者互相络属,故小肠与心相为表里。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化物功能失常,可表现为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还可出现小便异常。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联络,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会水谷杂下;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调,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诵读“6”音,不仅可以增强小肠受盛化物,而且可以增强大肠传导糟粕、重新吸收水分之功能,可谓一举两得。对于大小肠的疏通,对心脏的治疗会产生一定辅助效果。
“7——”本音的诵读可对肝脾产生治疗效果,并使“肝俞”、“脾腧穴”及脚拇指上的“大敦穴”均有开合的作用。肝为人体的主要脏器之一,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有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协调水液代谢调理冲任二脉等作用。怒为肝之志,怒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以使气机逆乱,阳气升泄,气血上逆,大怒则伤肝,可以导致肝的疏泄和藏血等功能失调,而诵读“7”音,可以调节肝脏的疏泄及藏血功能,使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7”在天为七星,在人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按天人合一的说法,中国的传统音乐入耳,就是这个道理。人的七情克制就是超凡。经常诵读,调整身上的重要器官,肝脏古称将军之官。
以上就是诵读“6和7”的作用和功效,建议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不妨试一试,如果能长期坚持下来真的有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