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最准确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皮炎最好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506104.html

近三十年以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了。年以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组织下,调研了我国14个省市,预估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糖尿病总数高达多万,其中农村和城市患病人数各占50%。

血糖的升高不仅会引发肥胖和糖尿病,同时也会引发冠心病。血糖的检测是控制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医院做专业监测之外,家中自测血糖的方式也很多。但自己测血糖的误差很大,常测血糖的人往往会疑惑:什么时候测量血糖准确?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一、不同时段,血糖值不同

1、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的人在进食一小时之内,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值也会升高。继而胰岛素也会开始分泌,但基于每个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不同,导致餐后时段的血糖值波动较大。最大血糖值不超过11mmol/L,一般血糖值处在6.7-9.4mmol/L之间。

2、餐后2小时:随着进食后食物进一步吸收,同时胰岛素分泌后,血糖值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餐后2小时血糖会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餐后2小时血糖值一般≤7.8mmol/L。餐后2小时也被作为判定血糖值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3、空腹血糖:指的是隔夜至少空腹8到10小时之后的血糖值,一般在3.9-6.1mmol/L范围内,这是正常人一天血糖的最低值。

二、什么时段测血糖更重要?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想跟大夫倾诉自己全天的血糖状态,但是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出来,很容易形成“候诊两小时,看病5分钟”的情况,由于不能准确表达自身的血糖状态,往往大夫不会改变用药。长期发展下去,患者很容易丧失治疗积极性,错过控糖的最优方法。

让血糖值具有参考性,只要掌握七点血糖监测方法。将全天的血糖监测记录下来,复诊时让大夫第一时间掌握数据,直击痛点,大夫才能提供给病患最优的治疗方案。

监测方法1:尝试使用监测仪器,利用智能技术来记录饮食情况,拟合全天血糖值曲线。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家用血糖监测系统,使用智能血糖检测仪能最直观、准确地展示出血糖的全貌。大夫通过血糖数据来调整治疗方案,事半功倍!

监测方法2:按七个时间节点自测并记录血糖,生成血糖图谱。血糖值会随着人的进食作息而变化,一个正常人的血糖值在一天之内都会有10%的波动,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波动范围会达到20%到%。如果是一天中的随机时间内测血糖,很难观察到一个人的血糖全貌。

自我监测记录血糖的七点法,就是在早餐前后两小时、午餐前后两小时、晚餐前后两小时和睡前,七个时间点去自测血糖,并且记录下来。

1、早餐前的血糖值反映了身体的基础血糖水平,不仅能反映出降糖药的功效,也能反映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生活干扰的情况下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值分泌水平会逐年下降,所以早餐前的血糖值是七点血糖监测法最重要的一个数值。

2.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值作为升糖的基准,必须参照同一顿饭的饭前血糖一起对比,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所谓餐后血糖,就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两个小时之内。早餐、中餐、晚餐的餐后血糖监测值可以作为一个人对于食物中三大能量源的吸收能力和胰岛素分泌水平的综合表现。

4、睡前血糖可以观察到人体是否有夜间低血糖的情况发生,低血糖是用药并发症的诊断参考。所以睡前血糖值必须引起重视,以免长期用药过量。

三、空腹血糖超标的原因

如果你严格控制饮食,遵医嘱按时用药,结果发现清晨空腹血糖还是很高,不能达到标准值。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常见有以下三种:

1、黎明现象。指的是清晨时候是升糖激素的高峰时段,从而导致空腹血糖的升高。

2、苏木杰现象。指的是夜间发生低血糖,为了升高血糖而分泌了过多的升糖激素,最终造成了空腹血糖升高的现象。

结合以上两种原因,医生建议监测睡前血糖、凌晨三点的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如此操作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找到原因,从而调整最佳的治疗方案。

3、胰岛素抵抗导致空腹血糖超标,引发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包括脂肪肝、胰腺脂肪浸润、肌肉中的脂肪含量较多等因素。但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睡眠质量。人体在应激情况下,由于过度焦虑、紧张导致睡眠不好也会造成空腹血糖值超标。

四、空腹血糖高,该如何调理?

1、饮食调理和适当锻炼。多吃蔬菜和低GI值的主食,同时结合适当锻炼有利于血糖降低。

2、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放慢生活节奏能有效管控住情绪,良好的情绪管理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3、在医生的建议下服药,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单纯的合理膳食和运动是达不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的,需要配合服药以免并发症的产生。

五、早期糖尿病是可控的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指空腹血糖≥6.1mmol/L但未到7.0mmol/L)和糖耐量异常(IGT,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尚未到11.1mmol/L)。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介于血糖正常值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

科学家研究证明,早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习惯的干预来缓解降低的,所以前期糖尿病是可控的。同时控制早期糖尿病也有益于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早期糖尿病要如何做才能控制病情呢?

1、控制饮食总热量,在人体基础代谢所需的热量之上,要制造出大卡的热量缺口。比如:一般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能量大概在0KCAL左右,在制造KCAL的热量缺口的情况下,每天摄入KCAL左右的食物比较合适。

饮食分布和选择上,碳水化合物占整体热量的一半,脂肪占比20%到30%,蛋白质占比10%到20%。在摄入的脂肪里,要把饱和脂肪控制在三成以下,饱和脂肪一般出现在动物脂肪中,比如牛肉、猪肉、羊肉等,平时在做饭时尽量避免猪油、*油的过量使用。

饮食中选择低升糖的食材,即GI值较低的食物。它们在摄入后会放缓葡萄糖的释放,餐后引发升糖反应比较小,从而胰岛素相应也会减少,避免血糖骤升的情况发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是大有好处的。低GI值食物有粗粮、豆类、乳类、薯类、全麦或高纤食品、混合膳食食物等。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能降缓糖类吸收,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同时降低胰岛素的产生,有平衡血糖水平的作用。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容易产生饱腹感,也有助于燃烧脂肪,常吃可以达到保持身材的效果。

2、规律运动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血糖的手段。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胰岛素敏感度,增加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运转能力,保护心血管的功能健康。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尝试有氧运动,比如:健走、跑步、游泳、动感单车、健身操等;也可以尝试中国传统的八段锦、太极拳等。八段锦能有效预防和调节早期糖尿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专业的健身教练指导,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3、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大多数早期糖尿病患者都是由于肥胖所导致的。脂肪细胞的增大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功能降低,从而无法协调血糖水平。所以减肥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必要的,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体重降低7%,BMI值接近24,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4、保持心理健康对预防初期糖尿病有效。人在处于紧张、焦虑、惊恐的情况下,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波动。研究表明,心理疏导、保持心态的平衡对于稳定内分泌和血糖起到了重要作用。初期糖尿病人可以选择运动、听歌等方式舒缓情绪。

如果情绪仍旧控制不好,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心理治疗疏导。除了以上生活方式的干预之外,通过药物治疗也能有效控制早期糖尿病的发展,医院就诊后,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

六、早期糖尿病的6大征兆

1、皮肤容易瘙痒,同时局部抵抗力下降,多表现为皮肤易被真菌感染从而引发手足癣、毛囊炎、水疱等皮肤病变,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很可能是早期糖尿病引起的。

2、伤口久不愈合。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皮肤外周血管病变,如果患者营养不良会造成抵抗力下降,伤口就不愈合。

3、体重骤降。由于胰岛素分泌有障碍,身体需要的能量无法从碳水化合物中提供,只能靠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来供能,导致患者体重骤降,所以突然体重减轻而找不到原因者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4、遗传导致。遗传因素导致糖尿病的人数在整体糖尿病病因中占比25%以上,如果夫妻双方都患有糖尿病,则遗传比例更大。

5、视力改变。眼前出现黑影或视力下降也是早期糖尿病的一个征兆,这是由于高血糖引发的视网膜病变造成的,如有这类症状,医院,排除糖尿病眼病。

6、肢体的末端有不良感觉,身体表现为肢体末端有灼烧感、麻木感、疼痛感、刺痛感、蚂蚁爬行的感觉。症状如果由轻到重,需要注意这也许是患糖尿病的症状。

七、糖尿病患者怎么吃?

1、早餐必须吃。经过了一整夜的空腹,身体里的糖原已经消耗殆尽。早餐是一天中比较重要的一餐,它可以帮助身体补充糖原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产生。俗话说:“早餐吃得要像皇帝”,这意味着早餐应该按时吃,并且早餐品类应该多种多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避免过量摄入食物关键的截点也在于早餐,早餐尽量选择干净饮食,可以以蛋白质和油脂为主,碳水化合物为辅,同时减少盐分摄入。这样的早餐可以有效控制全天的食欲,并能保持一整天都处于精神抖擞的状态。

2、午饭不凑合。午餐尽量安排在中午11:30~13:00之间吃完。午餐所用时间以30分钟为宜。午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40%,可以选择少量主食和一些炖肉炒菜,少吃油炸食物,避免过饱。

3、晚饭适量吃。晚餐应安排在18:00~20:00之间吃,可以选择相对清淡的粗粮和少量蔬菜蛋白质。晚餐过量饮食会影响睡眠质量,对于易胖的朋友,晚饭限制食量、热量,在7分饱欠一口的时候放下筷子为合适。研究表明,高油脂高蛋白质的晚饭,也会增加罹患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

结语

糖尿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病症之一,其危险性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具有常见性和高发性,患病后又比较难治愈,很可能要终身服药。全世界目前患糖尿病的人数高达2亿人左右,我国有0万左右的人饱受糖尿病折磨,是全球第二大患病国。因此糖尿病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血糖监测,不偏执于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值,而是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