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看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了解得越多,我就越有一种感觉,古人的很多话,往往包含多重意思。甚至有些话,它是全息全维度的,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论语》中的这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在《弄懂了道家文化,才明白健康是小道,生命才是大道,很有启发!》一文里,已经详细讲了,这个话它不只是讲*治,不只是讲为人处世,它还讲了生命科学,讲了该如何养生。什么是大学之道,什么是明明德,什么是亲民,它都包含了生理基础。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开心,它不只是一种心情,不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它还是一个生理活动,它是自发出现的。心窍打开了,人就能开心。先有这个生理的基础,然后再是心理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开心就不能持续,那就只是一个念头,念头过了,开心就没了。
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年轻气盛,灰心丧气等,它也不只是一种性格,不只是一种心理,它描述的都是,在对应生理状态下的人,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的变化。篇幅关系,这里不多举例。气足不思食,同样有其生理机制,而且有多种情况。
先说健康的情况。人非常健康时,全身气血充足,生理功能活跃,身体没有能量不足的风险,短期内不需要进食。这是我们常说的气足不思食。这种气足,体现在全身各个地方。人的精神状态很好,处于较高的健康水平。
再说不健康的情况。气足不思食,如果气足,只是体现在局部,比如说肠胃有胀气,这时你会感觉到有些不舒服,也没什么胃口,不想吃东西,人的精神比较差。这也属于气足不思食,是不健康的。这种气足,只是消化道内的气比较足,所以不想吃,全身其他地方的气不足,所以精神差。
还有一些人,容易假饱。吃不了几口,感觉就饱了,没过多久,又饿了,再吃还是几口就饱了。这是假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食物的消化不好,一点食物,就可产生很多气体,消化道内短期气足了,感觉就饱了。消化道虽然气足,但人全身的气不足,这个气从肠道吸收,循环到身体其他地方,消化道气少了,人就又饿了。
这里面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消化道内的气体,它的容量、浓度和气压,直接决定着人,是饿还是不饿。当容量大、浓度高、气压强时,也就是气足时,人不饿。反之,气不足时,人就有饿的感觉。
换句话说,人是饿还是饱,其生理机制可能在于,肠道内的气。这个提法,我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是我首先明确的提出来。看似像是我个人的理论,其实不是这样,而是我将古人的生理体验,与现在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才有了此看法。
在生理体验上,古人远远强于我们,因为他们是亲修实证,现在都是拿小白鼠做试验。而且按照朱清时院士的说法,古人的身体,比我们的更加敏感,所以容易出现明显的气感。古人没有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用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本质核心的东西。
他们用身体的实证,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饥饿感和饱足感的生理机制,就是气足不思食。而我们现在的科学,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却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有价值的发现是,饥饿感不是来自于胃,而是来源于人的脑垂体和下丘体。这两个地方,存在摄食中枢和饱中枢。要吃食物时,是摄食中枢起作用,吃饱了时,是饱中枢起作用。
这是科学家们,通过小白鼠的多次重复试验,严格观察出来的,不太可能出错。虽然不会错,但是可能很片面。片面性,是从微观角度去研究的原罪,因为你只能观察到部分现象和规律。饱中枢的信号,是从哪里来呢?是哪里传过来的信号,告诉饱中枢,人已经吃饱了呢?你去查资料,都是语焉不详。
实际上,这个信号,最有可能是从肠道传过去的。饱中枢,是什么意思。中枢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收发信号的,这种信号,是能量信号,有的说是生物电,有的说是别的。现在的科学,对于神经信号的成分,没有统一的结论。那么古人认为,气可以传导这个信号。也因为如此,朱清时院士才讲,真气是神经元运行时的队列。
根据生理学的研究,人的大脑有亿个神经元,而人的肠道,含有的神经元数量,仅次于大脑。因为如此,才有科学家说,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这样的一种结构,肠道与大脑的信号沟通,将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如何沟通呢,古人认为就是靠气。这个气的概念,包含很多成分,其中一种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证实是重要的神经递质。
人体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每天可以生产7到10升气体。古代有水谷之气的概念,与此不无关系。这些气体,正常情况下,有三个去处:打嗝、放屁和被肠壁吸收。如果身体异常,不打嗝,又不放屁,然后肠壁又吸收的很少,气体在消化道积留,就可引发肠胃胀气,人就没有胃口。假饱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会不打嗝,不放屁,肠壁也不吸收呢?因为气滞了。气滞是什么意思,是体内各处的气压不平衡,导致流通困难。引发气滞的原因很多,心理活动,比如说生气,不当的身体姿势,比如跷二郎腿,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古代医家说,气滞血瘀,很有道理。
气滞了,怎么办呢,要理气、行气、顺气、布气。气滞了,时间长了,就会气虚,因此还要补气、养气。你看那些生病的人,没有胃口时,如果治疗得当,又或者是身体自我调整,放了几个臭屁,胃口立马就来了,人也就快好转了。肠胃胀气的人,打一个饱嗝,人就舒服很多。
消化道做了手术的病人,医生会告诉你,如果不放一个屁,人是不能进食的,因为气没有通。这个情况,我在《一切疾病的好转,都从身体通气开始!》写得很清楚。有位读者留言,说自己手术后,一直没有放屁,护理的家人不耐烦,强行让她进食,吃是吃了,因为没有通气,排不出去,便秘好几天,人特别难受,后面做了灌肠,才勉强排出来。这个情况就是气滞。
除了气滞之外,还有一种病理,是气虚。气足不思食,气虚当然就思食,久病思食,就是因为气虚了。这种气虚,是全身性的。身体内气不足,肠道内的气,很容易被吸收,肠道内的气就不足,人就容易饿。那吃多了不易消化,也会带来不良循环。
综合来说,从微观角度看,消化道的生化反应,非常的复杂,很难研究得清楚。微观角度研究不清楚的时候,可以试试宏观思维,用宏观来指导微观,研究才不会走偏。气足不思食,不一定是饥饿感的全部规律,但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值得深入研究。
我们普通人,不作研究,知道这个规律有什么用处呢?民间有句俗话:养生三件宝,放屁打嗝伸懒腰,这三个动作,为什么是宝,因为能防止气滞。现在很多人有积食,有消化不良,有肠胃疾病,如果能想些办法,让自己的消化道,每天都能通气,这可减少很多疾病。知道了原理,办法就很多,揉肚子,腹式呼吸,艾灸,针灸,热敷,推拿等,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