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油在人体中的旅程 [复制链接]

1#

新年的第一篇文章,采用了《精油在人体中的旅程》,可见这个话题的份量。一番哥早就想写却一直没动笔,我知道这是一个重要但困难的任务,重要在于很多用油的思路与精油进入人体的机制有关,困难在于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不充分,争议颇多。还好,赶在年第一周,一番哥终于写完了,这是我看到过的关于此话题聊得最系统、最详尽的文章。

文字较多,知识密度大,有点烧脑,建议可以分几次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要知道精油是如何在人体中旅行的?

精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体,比如我们熟悉的香薰和涂抹,进入人体的方式不同,在人体中移动的“旅程”或者说“路径”可能不同,精油在人体中发生代谢,代谢物、残余物离开身体的路径都不尽相同。

已有不少书籍和文章作为重要的精油知识做过普及,每一次看到时都匆匆跳过,因为每次问:“它对我使用精油有用吗?”,“好像没用...”。

直到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就是“为什么很多传统芳疗师反对口服?”,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是因为门派的主张而简单地选边站,应该有其反对的理由,这些理由是不是成立?,“精油在人体中的路径”就是极其重要的观察视角。(关于口服的部分,因篇幅较大,将另起一篇)

还有会员在Dr.mom里问,“为什么口服精油后,尿的气味很特别?会不会有问题...”,这又和精油的代谢路径有关。

后来发现,意义远不止这些,它能帮助我们判断“如何准确用油”。也就是说,不同的状况采用什么用法最适合?什么是更安全的方式?什么是最有效的方法?绝对安全和有效不能兼得时如何取舍?

这本应该归入精油疗法奠基性的基础知识,遗憾的是还没有看到把这件事儿,讲述的很完整、很透彻的书籍或文章,或许是因为研究还不够充分?

为此要感谢温佑君老师、寇特·史纳伯特博士、珍妮佛·碧丝·琳德博士以及PricePrice在他们的著作中留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

本篇只是尝试把这些前辈宝贵的、但碎片化的信息梳理并拼接成相对完整的结构,想必会有粗糙和肤浅的地方,欢迎一起探讨。

观察点一:嗅吸鼻腔黏膜

路径

分支①:嗅吸→鼻腔粘膜→嗅上皮→嗅神经→嗅球→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体。(※以上为实际路径比图上稍复杂一些)

大脑边缘系统又被称为“情绪控制中心”,管理着人类的本能行为:食欲、性欲、睡眠欲、情绪波动、情境记忆等,这些本能行为都会明显受到嗅觉的影响。

从精油的传导路径来看,要想影响边缘系统,嗅吸精油无疑是第一选择。

首先,从鼻腔到大脑边缘系统的绝对距离最近。其次,传输的速度也最快,因为芳香分子的刺激会转换成电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传导,当然比精油分子在血液中传输要快很多。

据研究显示,气味的刺激传达至大脑的时间不到0.2秒,香味本身具有在一瞬间改变身心状态的能力。

因此,在面对压力、抑郁、各种负面情绪、记忆、认知力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某些类型的头痛时,嗅吸精油是第一选择。

分支②:嗅吸→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

下丘脑是负责调节肠胃、心脏、膀胱等器官功能的自主神经中枢。

垂体是负责分泌调节甲状腺、卵巢、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的荷尔蒙。而垂体本身的功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荷尔蒙来调节的。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认识:神经系统并非独立运作,它还能通过下丘脑有效影响内分泌系统及各个内脏器官。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可以说,嗅吸精油不仅仅可以影响情绪,更有助于身心的整体健康。

另外,精油分子通过嗅觉系统进入人体,与其他方式进入体内有很大不同,请参考「观察点七」,这正是精油的独特之处且难以替代。

启发点

如果你想用精油来改善情绪,嗅吸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嗅吸精油不仅对情绪有效还能间接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及内脏器官,有益于整体健康。观察点二:嗅吸肺泡组织

路径

嗅吸→肺泡组织→肺泡微血管→血液循环通过嗅吸进入鼻腔的精油分子,还有一部分会直接进入肺部或附着在呼吸道、支气管的粘膜上。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呼吸道问题,比如感冒、咳嗽,那么你的鼻腔、咽喉、肺部可能布满病*、病菌、甚至有炎症,嗅吸尤其是深呼吸,精油分子会对这些病原体迎头痛击,相当于直接命中靶子。

因此可以认为:嗅吸是预防及调理呼吸道感染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

缺点是一次吸入的量太少。推荐的一种方式是身边开着香薰机,相当于将精油以微小剂量、持续不间断地作用于呼吸系统。这种方式可能是精油用法中安全性最高的,几乎没有不良反应的报道。很适合婴幼儿、孕妇、体弱老人等特殊人群。

当然,如果你的呼吸道感染已经较严重了,仅靠嗅吸剂量不够。再考虑用内用、口服、涂抹来加强,请咨询你的芳疗师。

启发点

嗅吸不仅仅影响大脑边缘系统,还是预防、调理呼吸道感染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路径

涂抹→皮肤→微血管→血液循环

对于精油疗法初学者,通常会直觉地认为,只有处理皮肤或肌肉骨骼问题时,才会采用皮肤涂抹的方式,调理体内问题,隔着厚厚的皮肤和肌肉组织总感觉是隔靴搔痒。

皮肤的确是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能将绝大多数物质拦在体外,比如水、大多数药物、病原体(病菌、病*)等,这得益于坚韧、耐用的皮肤角质层。

精油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较快速地穿透皮肤角质层,进入体内的血液循环,原因是精油的两个重要特性,小分子和脂溶性。

有研究显示,涂抹精油数分钟后,在血液中已观察到有芳香分子的踪迹。50~分钟后呼出的气体中已有芳香分子的存在(表示精油代谢后的残留物被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认为,“经皮肤涂抹最终仍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抵达全身”的意义在于,我们在调理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时,涂抹绝对是有效的。

不过正因为精油的脂溶性,一部分精油会被皮下组织或真皮层所吸收,存储在那里,加上涂抹本身也有挥发的损失,实际到达体内循环系统的精油量会大幅减少。如果只是为了调理皮肤问题,这种机制当然很好,但如果是为了调理内脏器官,精油的吸收率或利用率就会有损失。

有研究显示,“在裸露的皮肤上施用精油后,大约有4%~25%的精油成分能被吸收进入人体”(TisserandandBalacs,P24)

当然,想提高经皮吸收率并非完全没有办法,有个妙招就是可以选择脂肪薄、距离血管近的地方涂抹,比如手肘及手腕内测。

谈到吸收率,口服的吸收率比经皮吸收率要高10倍。但是经皮途径用油也有一个优势是避免了首过效应,即与口服相比,它们避免了因肝脏立即代谢而导致的效用减弱。关于首过效应后面会讲到。

启发点

经皮肤涂抹最终仍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抵达全身,因此完全可以用于体内健康状况的调理,但利用率有一定的损耗。

观察点四:口服肠胃道

路径

口服→胃肠道粘膜→静脉→肝脏→血液循环

启发点

口服与其他用法最大的不同是先经由肝脏,再进入循环系统。

精油是否可以口服,是精油疗法中具有争议的话题之一。部分精油具有口服的*性而要避免口服这已是共识,不存在争议。但以英系芳疗为主的一些芳疗师,对于安全性高的精油也主张不能口服。

那么,TA们的理由是什么?事实又是怎样?我们究竟能不能口服?笔者不想无脑式站队。做了一些调查和思考,结果文字有点多,于是计划单独拿出去,作为一篇独立的文章来专门讨论。

观察点五:内用粘膜

路径

内用→口腔/肛门/阴道粘膜→微血管→血液循环内用指经过口腔、肛门、阴道等粘膜组织吸收精油的使用方式。

粘膜组织没有像皮肤那样很厚的脂肪层,精油经粘膜吸收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再汇入全身血液循环。粘膜组织比皮肤吸收精油的速度更快。同时它也避免了口服带来的首过效应。

虽然口服精油是也是经肠胃道粘膜吸收,但路径比较特殊,鼻腔粘膜和呼吸道粘膜各有其特殊的地方,在前面“嗅吸”部分已有涉及,因此在这里重点说明下面三种方式:口腔、肛门、阴道。

通过口腔粘膜吸收和口服的区别在于精油是经由口腔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口服则是进入消化系统后再进入血液循环。

漱口是典型的内用-口腔粘膜吸收。

滴舌下呢?喉咙痛时有将乳香、古巴香脂等较温和的精油1滴滴舌下含服的用法。认为应归入“口服”的人一定很多,其实我们将它归入内用,因为大部分精油分子会通过粘膜吸收掉,只有很一小部分进入消化系统。

通过肛门粘膜吸收,解决直肠周围组织或全身性问题。可制作精油肛门栓剂或针管注入的方法实现。

法系芳疗对肛门栓剂/直肠给油的用法很推崇,非常适合婴幼儿用油,可以避免因宝宝不喜欢的精油气味而躲避,难以施用的问题。对不愿意口服精油的成人也适合。

史纳伯特博士在他的书中,提到栓剂的一个独特优势:

“通过肛门栓剂进入人体的精油,被吸收到腹部静脉,并且绕过肝脏,直接被送到心肺循环系统。可以说搭上了高速列车,处理肺部问题又快又直接。”

对于正在调理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人,尤其是其他方式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思路。

通过阴道粘膜吸收,解决妇科或全身性问题。可制作精油阴道栓剂或用卫生棉条作为载体。

对于不容易根治的的泌尿或生殖系统感染这是最直接且效果更佳的方式。

其实你可能已经感觉到了,粘膜吸收即使这么多好处,你可能还是有顾虑。因为它也有缺点:

①可能会有心理上的障碍

②肛门和阴道栓剂制作以及操作都比较麻烦

③选择精油要特别小心,这些部位的粘膜比皮肤敏感,要选温和的精油,不得不使用刺激性精油一定要用植物油或分散剂大比例稀释。

启发点

内用可使精油直接被粘膜吸收,是进入血液循环最快的路径。适合处理全身性问题,生物利用率高,且可以回避皮肤涂抹和口服的不足,具有独特的优点。

观察点六:代谢过程排出体外

离开路径

血液循环→各器官组织→代谢过程→皮肤/肾脏/肝脏/肺部→汗水/尿液/粪便/呼吸→排出体外

精油无论以什么方式进入人体,都会有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并被传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中,最终被人体代谢,这个代谢过程又叫生物转化,生物转化主要发生在肝脏,肝脏是人体的最大代谢器官。

但生物转化不仅仅发生在肝脏,皮肤、肾脏、肺、胃肠粘膜和血液等也都具有代谢功能,会促进精油的生物转化。

通常转化为水溶性高的成分(精油原来的分子不溶于水),比如萜烯类分子先氧化成醇类,再转换为羧酸等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这样才能透过肾脏,随着尿液被排出。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晚上口服精油后,早起排尿会闻到一股浓烈的、不同以往的气味,这是由于精油的代谢物大部分会随着尿液排出。

口服也会有一小部分随着粪便排出,还有一部分挥发性精油分子原封不动地随着呼吸或汗水排出。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经酶催化或非酶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百度百科。

如果理解了上面的机制,就能理解经常见到的:“只要不内服,精油就不会经过肝脏,精油分子就不会发生变化。”---这样的认识就过于简单了。

精油乃至所有的物质,进入人体都会被代谢,只不过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改变是常态。

改变也没那么可怕,正如史纳伯特博士书中所言:

“精油的生理作用,往往来自精油代谢的中间产物,并不完全是来自原本的精油化学分子。”

启发点

无论哪种途径进入人体,都会被代谢。

观察点七:嗅吸鼻腔黏膜

离开路径

嗅吸→鼻腔粘膜→边缘系统→...嗅吸精油为什么到了边缘系统后没有离开身体的路径?它们最后去哪儿了?

你可能会有个上面这个疑问。

如果用专业术语描述这个过程就是:鼻腔中有一种特殊的“嗅上皮粘膜层”,有嗅毛露出,芳香分子由嗅毛接受,把刺激转换为电信号,并沿着神经元传导,这个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的形式穿过一个神经元和相邻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微小间隙),再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信号再次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给其他靶细胞,如肌肉细胞,从而做出应答。

换成通俗的说法可能更容易懂:芳香分子的刺激被“翻译”成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交替在神经系统中传导,并对身体产生影响。已经不再是分子的形式,因此也没有精油残留或代谢产物需要排出体外。

启发点

精油分子在嗅觉系统中的路径与其他方式有很大不同,它转换为电信号,这是精油最独特的价值之一。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