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健康老年人#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13.5%。老龄化社会形式严峻,如何延长“健康寿命(Healthspan)”、实现“健康老龄(HealthyAging)”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什么是老年衰弱综合征
老年衰弱综合征是指老年人以肌少症为基础特征的全身多系统构成稳态网体系受损,导致生理储备下降、抗打击能力减退及应激后恢复能力下降的非特异性状态,其中肌少症为本病的基础。
衰弱综合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衰弱涉及多系统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等。社区老人衰弱患病率4.0%~59.1%。西班牙养老院65岁以上老人衰弱患病率为68.8%,衰弱前期比例28.4%,无衰弱的老年人仅占2.8%。来自荷兰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入住老年科的患者均为衰弱老人,其他病房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50%~80%。国内研究数据相对较少,诊断标准不统一,纳入人群的异质性较大,衰弱患病率为4.9%~83.4%。
衰弱患者发生失能、功能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还可导致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费用增加。
什么是衰弱前期
衰弱前期是介于健康和衰弱之间的一个可逆的过渡状态,在此阶段进行干预可以防止老年人进入衰弱期。早期识别及干预衰弱,可减少失能、降低照护机构的入住率、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社会的花费。
现代医学干预方法十分局限
肌少症作为老年衰弱的核心表型,因而也是干预的靶点。科学研究常常着眼于如何维持肌量、肌力以及改善躯体活动能力。目前公认的肌少症干预方式主要是营养补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和运动(阻抗运动/有氧运动)。
然而,这两种干预方式有其局限性: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合成抵抗等导致营养补充不能发挥最大效用;老年人还可因为运动意愿降低、运动能力下降而使得运动处方难以遵照医嘱执行。
除此之外的药物疗法目前仍没有确证其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针对老年衰弱的干预方式,除了上述营养补充、运动疗法以外,还有对于导致衰弱的原发疾病的治疗以及多重用药的管理。然而,这一系列基础干预方式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老年人常常出现乏力、瘦弱、免疫力低下等,均是老年衰弱/肌少症的前期表现,探索简便廉效的干预方法仍然是全球学术界的热点与难点。
中医经典理论为衰弱/肌少症干预指明了方向
中医学将肌少症归属于痿症范畴早在《*帝内经》中就有详实阐述,中医认为脾胃功能与肌肉有密切关系,《素问?痿论》指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因此治疗上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则。老年肌少症属于增龄性疾病,与肾气衰疲、先天之精耗竭密切相关,临床单用健脾则如隔靴搔痒、疗效不彰。《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其主司机体灵活协调,肾虚则技巧不出甚或痿废不用。《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七八,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究其原因,“脾为生气之源,肾为元气之根”,老龄脾肾亏虚,元气化缘枯竭,是导致老年衰弱的根本原因。
益气健脾补肾法是目前公认的防治肌少症的根本治则,通过多个环节阻遏肌少症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探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