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1.吸入制剂提升药效及患者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1.1吸入制剂通过送药到呼吸道发挥作用,包括干粉吸入剂、气雾剂和雾化吸入溶液
吸入制剂是一种将药物送至呼吸道的药物剂型。吸入制剂包含药与装置,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合适介质中,经过特殊的给药装置,以蒸气或气溶胶形式递送至呼吸道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吸入制剂需要特殊的装置,吸入制剂是以装药容器和给药系统为一体的特殊剂型。吸入制剂根据其装置的区别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干粉吸入剂(DPI)、气雾剂(MDI)和雾化吸入溶液(NEB)。另外,喷雾剂也是其中一种装置类型,但是喷雾剂以鼻喷剂为主,市场占比较小。
1.2吸入制剂能提高药效、依从性,降低副作用,适应症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吸入制剂的优势在于提高药效、患者依从性以及降低副作用。1)吸入制剂能快速起效。由于肺部具有巨大的可供吸收的表面积以及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从肺泡表面到毛细血管的运转距离极短,因此药物在肺部的吸收非常迅速,药物一旦到达肺泡即可迅速被吸收,有助于提升药效。2)吸入制剂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气雾剂、干粉剂便于携带,方便患者操作并且剂量准确每一次给药浓度一致。3)吸入制剂靶向性好,降低剂量,减少副作用。由于吸入制剂直接作用于肺部,生物利用度高,因此每次给药剂量小,减少了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吸入制剂的适应症为慢性呼吸系统类疾病,包括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sthma/COPD)。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第二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是指因为流感,细菌性肺炎以及肠道病毒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指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sthma/COPD),吸入制剂的适应症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一般由环境与遗传共同影响,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同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道阻塞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COPD是多因素驱动的疾病,包括吸烟、空气污染;宿主因素如遗传异常、肺部发育异常都会导致个体发生COPD。
哮喘和慢阻肺患者用药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为主。吸入制剂按药物活性可分为四大类,包括糖皮质激素(ICS)属抗炎药、β2受体激动剂属支气管舒张药物、抗胆碱药物抗炎药和抗组胺药抗炎药。哮喘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慢阻肺以支气管舒张剂为首选。通过米内网查询国内重点城市年总销售额得到各药物市场规模如下表所示。
1.3吸入制剂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开发和审批壁垒
吸入制剂的技术壁垒高,因此无论在成熟的海外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布局的企业及已上市的药品均相对较少。技术壁垒主要包括了开发和审批方面的壁垒。
1、开发壁垒包括前期研发阶段壁垒、临床实验壁垒与大规模生产壁垒。
1)前期研发壁垒:
药物在肺部的沉积率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肺部沉积率又受到药物粒子的性质(粒径、粒径分布、药物分散状态)、载体、设备、外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药物粒子:1)药物粒径。药物粒径是影响分布沉积率的主要因素,粒径的大小显著影响吸入颗粒在肺部沉积的位置和分布情况。以DPI为例,粒径范围在1-5μm时能够到达最有效的程度;大于5μm的粒子通常沉积在口腔或咽喉,小于0.5μm的粒子则不会停留在肺部,而是随布朗运动继续前行。2)药物的分散状态。药物不同的分散状态(分子、胶体、微晶、无定形等)对其在肺部的沉积有不同的影响。比如药物不同晶型的溶点不同,药代动力学的溶解度也不同,在气流粉碎高能运动过程中,有些晶型的结构会改变,破坏原有晶型结构后再结晶会影响药物在肺部的沉积效率。3)与载体(乳糖)的结合。加入载体可以改善高黏附性药物颗粒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乳糖是最常用的载体材料。需调整合适的工艺参数如乳糖的粗糙度,来保证药物颗粒在混合过程中的流动性、罐装过程中的流动性、以及递送时候在恰当的冲击力下分离。给药装置:1)药械结合。吸入制剂本身是一种药械合一的特殊制剂,对药械的联动性要求很高,药品与器械的组合方式需充分合理。2)定量释放。必须保证给药装置每一次释放的剂量都相对稳定,如舒利迭含有60个剂量,需达到60剂量中的每一次释放的剂量都相同。这对装置的性能、结构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高要求。
2)临床试验壁垒:
临床试验的困难主要在于患者操作可控性差,容易产生误差。吸入制剂在患者操作上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含喷嘴过于紧密、未完全含住吸嘴、通过鼻子吸入、吸气过快、药物沉积于口腔等问题。而由于吸入制剂每次给药剂量小(微克级别),真正进入肺部的药物剂量更小,因此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误差,很容易对药效有较大的影响。
3)产业化壁垒:
主要来源于当制剂与装置放大生产后难以控制稳定性。由于吸入制剂给药在微克级别,对误差的容忍度较小,且在药物粒子与装置等方面要求高,因此吸入制剂的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在产业化过程中难以线性放大生产,需不断摸索与考察、调整工艺参数,一步步的进行放大,其中有较多的know-how存在。
2、审批壁垒主要来源于一致性评价的高要求。
年8月2日,我国CDE发布了《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药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该指导原则提出了仿制药吸入制剂在人体生物学等效研究评价中,在体外药学质量一致的前提下,一般需通过(1)药代动力学研究(PKBE研究),和(2)药效动力学研究(PD-BE研究)或临床终点研究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仿药与原研的一致性);若仅通过PK-BE研究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则需进一步证实本品药代动力学和局部递药等效性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对于吸入溶液剂,如证明与参比制剂药学质量一致,通常不再要求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对于吸入混悬剂、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在与参比制剂药学质量一致的前提下,一般还应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CDE的要求上总体偏向于美国的高要求。美国的FDA要求同时达到体外一致性以及体内一致性;相比于美国,欧盟的要求较为宽松,要求药品达到体外一致性或体内一致性即算满足要求,即使两者都未通过,如果通过验证性临床仍然算满足要求。
对于吸入制剂而言,同时达到体外和体内一致性的难度很大:体外一致时体内不一定一致,处方量一样但药效表现出的结果可能不一样,比如可能晶型表面粗糙度不一样,影响了溶解度和药代动力学;体内一致时也有可能体外不一致,如改了处方量、剂量和原研不一样可能还能达到体内一致,而此时体外就不一致了。
2.海外吸入制剂市场相对成熟,GSK、AZ、BI为行业龙头
2.1海外进入稳健平台期,海外市场销售额年为亿美元
全球专利市场销售额先增后减,原因在于重磅产品专利即将到期。从市场角度分析,海外市场在年~年快速增长,平均增长率达8.99%,峰值为年的亿美元。在此之后,市场萎缩的趋势明显,增长率不断下滑并跌破零,年的销售额仅亿美元。近年来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销量领先的几个产品专利即将到期,销售额大幅下降,而新一代产品大多在年以后才获批,对市场造成冲击力有限,因此,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海外市场主要有五款重磅产品,包括舒利迭(Seretide)、普米克令舒(Pulmicort)、信必可(Symbicort)、万托林(Ventolin)和思力华(Spiriva)。根据Bloomberg,这五款产品占全球年吸入制剂总销售额的60.5%。这些重磅产品有十亿及以上美元的销售额,由海外市场的三大龙头企业(GSK、AZ、BI)生产。
2.2海外市场高度集中,GSK、BI与AZ三分天下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海外市场集中度高,GSK、BI和AZ三分天下。这三家龙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维持在70%左右。其中GSK的市场占有率最高,市场占有率长期维持在40%,其次是AZ和BI,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也都维持在20%左右。
2.2.1葛兰素史克(GSK)是吸入系统疾病医疗领域巨头
葛兰素史克(GSK)在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等医疗领域代表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年GSK推出喘乐宁(沙丁胺醇),这款药物至今仍是治疗急性哮喘的经典用药。GSK在年获得了Nucala的首个批准,这款药的主要适应症为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GSK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平台与雄厚的资金抢占先机,相比于其他同类药物领先两年。目前,GSK正在继续探索IL-5机制的作用,这一机制目的是调节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和生命周期,而嗜酸性粒细胞是与哮喘相关的气道炎症所涉及的几种细胞类型之一。
GSK在研项目依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GSK在呼吸制剂方面的研发管线丰富,布局完善,包括舒利迭Advair、万托林Ventolin、维兰特罗BreoEllipta和美泊利单抗Nucala,这四款药品奠定了GSK行业巨头的地位,销售量占三成以上总市场份额。1)Advair是哮喘药的霸主。Advair是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GSK于年推出上市,为全球第一款LABA/ICS药物。Advair全球销售额一直遥遥领先,是全球畅销的抗哮喘/COPD药物。然而,随着专利快到期以及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Advair也面临仿制药的压力。中国的上海诺华、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山东京卫等多家企业已经注册申请了Advair的仿制药研发。但目前,仿制药市场渗透率较低,对原研药造成竞争威胁有限。在GSK的年年报中,Advair依旧是GSK的收入基石。2)BreoEllipta是全球第一个一天仅需给药一次的LABA/ICS类药物。GSK推出了新药BreoEllipta(维兰特罗/氟替卡松),这款药主要用于18岁以上哮喘患者的治疗。这款新药的特点在于给药次数的减少,因此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3)Ventolin(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器)是GSK的另一热销药。在年首次上市,该药是SABA药物里的龙头。4)全球第一款Anti-IL-5类药物美泊利单抗Nucala,在年获得FDA批准。GSK年报显示,该品种在获批后即年就取得了全球销售1.27亿美金的好成绩。美泊利单抗的研发为严重哮喘病人提供了新的选择。
从GSK内部专业布局来分析,GSK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与公司核心产品的专利布局完善。在ICS治疗哮喘的产品中,重磅产品为辅舒酮和舒利迭。GSK做了完整的专利布局,包括制剂、装置和辅料等方面。例如,GSK在药物包、计数器等核心产品构造上,有详细的专利保护;在辅料方面,制剂中加入控制辅料的粒径以及表面活性剂;在剂型上,加入了联合用药,包括三联疗法等。
2.2.2阿斯利康(AZ)拥有多款重磅吸入制剂产品
阿斯利康在呼吸类药物布局完善,产品丰富。相比于GSK,AZ在呼吸领域的药物开发量是前者的两倍,因此它可以应对从慢性咳嗽和严重哮喘到特发性肺纤维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种疾病。AZ在肺部疾病(包括小分子和单克隆抗体)的传统治疗方法中获得灵感,计划未来改良RNA和尖端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等方法,以期未来能突破更多的技术难题。年呼吸COPD类Duakir获FDA批准上市,PT申请FDA和EMA上市。
阿斯利康拥有畅销产品信必可与普米克令舒。1)信必可是AZ吸入制剂王牌产品。信必可(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在年首次上市,是治疗哮喘的药物,属于LABA/ICS类药物。该产品的优势在于很少带来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因为该药可在气道内形成脂肪酸酯,其水溶性物质与粘膜组织结合较多,不仅作用持久,患者用信必可15分钟之后肺功能会增强。因此,信必可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2)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是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该产品是一款维持性药物,属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的非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3)阿斯利康在生物药方面也有处于研发后期的产品。阿斯利康之前研究的的tralokinumab已进入临床III期,这是一种抗白介素-13(IL-13)单克隆抗体。然而,年底Tralokinumab未通过相关的3期试验。因此,该药的研发失败。但是,目前,AZ有另外一项在研的II期研究,是调查Tralokinumab用于轻度至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
2.2.3勃林格殷格翰(BI)在研管线丰富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产品是呼吸疾病药物的标杆。勃林格殷格翰(BI)的核心业务是人用药品,其中BI在呼吸药物方面也有丰富的产品,包括长效的抗胆碱能药物思力华、支气管扩张剂爱全乐。另外,BI拥有至今唯一被CFDA批准可以全面、强效并且持久支扩的雾化吸入用复方支气管扩张剂可必特。BI出产的药品一直以来备受市场的认可,并且被认为是治疗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标杆。BI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发史包括:年BI将高度创新的药物“喘息定”引入哮喘治疗;思力华于年首次上市,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处方量遥遥领先的COPD药物;在年,BI更新了思力华的给药装置,思力华RESPIMAT软雾吸入剂上市,这使得COPD病人的依从性更高,使用更加的精准与方便。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拥有三个治疗慢阻肺的产品-思力华、爱全乐、可必特。1)思力华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推荐药物。思力华作为ICS/LABA维持治疗的一种辅助治疗药物可以明显改善哮喘的症状。患者使用该产品后,不仅可以降低约20%的严重哮喘发作的风险,还提高了改善哮喘的可能性。在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中,以思力华为代表的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被视为治疗慢阻肺的主要推荐药物。2)爱全乐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小,具有较强的痰量的调节作用。爱全乐是一种抗胆碱类药,主要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能较为快速、有效、持久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爱全乐本身能控制黏液腺体的分泌及改善纤毛运动,从而减少了痰液阻塞以改善通气,也减轻了对支气管的刺激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3)可必特为复方制剂,便于使用。可必特是一种同时含有两种有效扩张气管的药剂,适用于需要各种支气管扩张联合应用的患者,复方制剂更方便医生和患者的处方和使用。
BI在研发的资本投入极大。BI在药物和治疗手段的研发方面投入极大,这也是研发的基石。年,BI资本投入超过25亿欧元在研发阶段,在BI的处方药业务中,这笔投入研发费用占到了整个处方药销售总额的23.5%。BI用大量的研发投入确保自主研发的药品能推动制药业务的持续增长。
BI的专利布局完整。BI有64%的处方药受专利保护。最重要的产品包括思力华,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另外BI还有84个新项目处于开发阶段。
3.国内吸入制剂行业方兴未艾,预计未来五到十年我国主要吸入制剂品种市场规模超五百亿
3.1国内吸入制剂行业处于起步期,年医院销售额为25.11亿元
相比于海外市场,国内吸入行业仍处起步期。1)从药品研发分析,年BI将高度创新的药物“喘息定”引入哮喘治疗,开启了全球对吸入制剂药物的研发。海外企业吸入制剂产品种类丰富,且备受市场认可,目前市场上销售额超过一亿美元的产品就有十五项。另外,近年来海外不断推出二联三联用药,提高药效,提高患者依从性。AZ早在年就有二联COPD药物Symbicort获批上市。GSK的三联复方药物TrelegyEllipta于年9月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COPD患者的每日一次长期维持治疗,该药物也是全球首个只需每日一次的三联吸入疗法。意大利凯西制药(Chiesi)三联疗法Trimbow于年7月率先在欧洲批准上市,是欧洲首个COPD三联疗法。年底,阿斯利康治疗COPD三联新药布地格福吸入剂获NMPA批准上市,此前,该药物已于年6月在日本获批,这是全球第三个用于治疗COPD的三联吸入疗法;相比而言,目前我国在吸入制剂的研究上处于起步阶段,以仿制药品为主,已经有多家国内企业在研多款产品,处于研发中后期的产品就有三十余个,最快的已经获批上市。2)从市场规模分析,年全球哮喘和COPD用药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而国内吸入制剂医院销售量为25.11亿元,与全球相比相距甚远。3)从企业市场份额来分析,医院吸入制剂以进口为主,国产产品竞争力弱。根据米内网数据,年医院样本吸入制剂市场份额进口企业占比接近80%,国产占比约20%。
3.2市场需求、技术更新与政策鼓励推动吸入制剂的发展
3.2.1需求端:吸入制剂适应症空间大,估算主要品种市场渗透率不足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适应症患者空间大。1)哮喘患者近年高达万人。在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的总患病率为4.2%,其中男性4.6%,女性3.7%;农村4.9%,城市3.6%。根据年国家人口数据估算,我国成年人中约有万哮喘患者,其中男性约为万,女性约为万。此外,预计还有约万成年人患有气流受限的哮喘,其中男性约为万,女性约为万。随着吸烟等个人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大环境的问题,哮喘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2)COPD患者人数将近1亿。根据年-年在我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人群调查的研究结果,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COPD总患病率为8.6%,其中男性患病率约为11.9%,女性患病率约为5.4%。我国成年人中约有万COPD患者,然而在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中,我国COPD患者人数是万,患病人数增长了88.49%。然而在受访人群中,仅10%的人知道COPD该种疾病,并且只有不到3%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COPD。根据研究结果,吸烟、环境空气污染、体重低、儿童慢性咳嗽、父母有呼吸系统疾病史以及教育程度低均是导致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COPD患者常用吸入制剂包括定量吸入气雾剂(MDI)、干粉吸入剂。
吸入制剂品种市场渗透率低,估算主要品种市场渗透率不足2%。1)目前国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依从性低。据多个调查显示(哮喘90例对糖皮质激素气雾剂依从性调查“药师干预对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平均依从性为30%-36%。2)经我们的假设与测算,目前我国目前上市销售的主要品种市场渗透率均不足2%。四个主要品种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其医院销售额经4.4倍放大后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经我们计算得出该四款药品国内市场渗透率均不足2%。
3.2.2技术端:技术突破在即,产品迎来收获
我国领先企业经过多年积累,技术取得突破,即将迎来产品收获期。目前我国企业在研产品大多为仿制药,想要达到质量和疗效与原研一致需要攻克大量的技术难题,包括前期研发壁垒、临床实验壁垒和大规模生产壁垒,从而达到体外和体内的一致性。目前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正在逐一攻克这些难题,部分企业已迎来收获期。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的吸入剂型已有五家厂商在临床后期阶段,最快的厂商已经到达申请上市的阶段,另外还有四家厂商在研相关的粉雾剂与气雾剂,最快已经达到已发件的阶段;有三家厂商研发噻托溴铵相关的粉雾剂与吸入粉雾剂,三款产品均已上市;另外健康元上市了两款4类首仿的吸入溶液。
3.2.3政策端:年8月CDE发布指引,指明吸入制剂仿制药的研发方向
年8月2日,CDE发布了《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药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指明吸入制剂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等相关原则。年8月2日,CDE发布了《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药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旨在针对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的药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提出了仿制药品在开发的阶段药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方法。前文也提到生物等效性是仿制药壁垒中一个很重要也是极难攻克的壁垒之一。在体外药学研究中,针对不同的剂型,生物等效性的要求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要求如下:生物等效性研究成果的评价需要通过两项研究来完成:(1)药代动力学研究(PKBE研究),(2)药效动力学研究(PD-BE研究)或临床终点研究评价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品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如果最后的结果仅通过(1)PK-BE研究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那么后续就需要开展充分的研究证实本品药代动力学和局部递药等效性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对于吸入溶液剂,如果可以证明与参比制剂药学质量一致,通常不再要求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对于吸入混悬剂、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则要求在与参比制剂药学质量一致的前提下,一般还应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该指导原则整体上与FDA的吸入制剂BE标准类似,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才能确定BE,说明我国评价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医保政策持续推动国产替代,有助于吸入制剂国内企业的崛起。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医保政策推进国产药和国产医疗器械的使用,为推动国产药品研发和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政策对国产药品创新和医疗器械国产化提供支持,有助于促进吸入制剂的国产化研发,打破跨国企业的垄断地位,开始吸入制剂的国产化替代之路。国家除了在审批上市方面为国产药品开通快速通道以外,在国内医保采购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文件来推进国产药和国产医疗器械的使用。
3.2.4空间测算:预估四种主要吸入制剂我国市场空间达亿元
我们以目前国内企业布局最多的四种吸入制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噻托溴铵(思力华)、布地奈德、信必可)为例,测算吸入制剂未来市场空间。
假设:1)未来5-10年,我国吸入制剂市场渗透率能达到美国目前渗透率水平。(经我们的假设与测算,美国目前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噻托溴铵(思力华)、布地奈德、信必可市场渗透率分别为6.64%、3.25%、3.40%、12.48%)。
2)国内患者总人数保持目前水平不变。
3)由于医保政策及市场竞争,年治疗费用相比目前减半。
则:未来5-10年,四种吸入制剂总市场空间达亿元,其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噻托溴铵(思力华)、布地奈德、信必可市场空间分别为亿元、77亿元、亿元、亿元。
4.国产企业开始发力,拥有先发优势及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有望突出重围
4.1外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国产企业正在开始崛起
年我国吸入制剂市场80%为外企占据。医院吸入制剂品牌以进口为主,以国外龙头企业AZ、BI、GSK等垄断了国内吸入制剂药物市场。年上半年上述三医院吸入制剂市场份额占比达到69.7%,国产品牌合计占比不足15%,其中恒瑞医药占比10.9%(以吸入麻醉为主),正大天晴占比达2.5%。根据米内网数据,年医院样本吸入制剂总体销售额为25亿元,进口企业占比接近80%,国产占比约20%,国内开展呼吸系统医药研究领域时间短,未来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医院样本的吸入给药企业主要有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恒瑞医药、葛兰素史克和正大天晴等,企业销售额的前两位外资企业以绝对优势占据了吸入制剂六成市场。
国内企业在研产品种类丰富,有望打破外企垄断格局。截至年,功能主治为哮喘或COPD的呼吸吸入制剂药品(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沙美特罗、沙丁胺醇溶液剂等)仅原研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部分吸入制剂研产销企业已处于仿制药临床研究阶段,如正大天晴、健康元的仿制药品布地奈德混悬液已于年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此类药物上市后将扩充国产呼吸吸入制剂仿制药品种类,打破跨国企业原研药品垄断格局。
此外还一些一级市场的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并在某些领域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欧米尼医药在呼吸道给药领域深耕6年,实现了粉雾、气雾、鼻喷、雾化四大主流吸入剂型的研发生产,干粉制剂项目获得国家重大专项支持;杭州畅溪深耕粉雾剂领域,对药械联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拥有自主研发的新型制粒和吸入器技术;瑞思普利的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吸入制剂开发经验,致力于攻克粉雾剂的多个难点。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