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直面异样眼光 http://m.39.net/news/a_6185440.html1分钟了解全文
一、何为乳糖不耐受?
二、哪些人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
三、乳糖不耐受可分成哪几类?
四、如何判定乳糖不耐受?
五、发生了乳糖不耐受,我们该怎么做?
这篇文章约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如果大家只想知道结论,可直接移步至文末。
乳糖不耐受,这个名词,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妈妈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很多宝宝在喂奶期间都会出现腹泻、腹胀、哭闹等状况,经体检咨询,儿保医生往往会告诉你,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别说宝宝了,有时甚至连大人都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耐受,有些人又会不耐受呢?为什么亚洲人比欧美人不耐受的情况更多呢?今天的文章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01何为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哺乳类动物乳腺内乳糖合成酶作用下的产物,它是以单体分子存在于乳汁中的唯一双糖,是新生儿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乳糖进入肠道后被小肠黏膜的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吸收。
当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时,乳汁中的乳糖便不能在小肠中被分解和吸收(乳糖进入结肠,被结肠菌群所含酶酵解,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以及醋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乳酸和其他发酵产物,至肠内渗透压增加),会出现肠鸣、腹痛、腹胀、产气增多等胃肠不适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lactoseintolerance,LI),也称乳糖酶缺乏(lactosedeficiency)或肠乳糖酶缺乏(hypolactasia),多发生在进食乳制品后30分钟或2小时后。如果仅引起乳糖吸收障碍而无临床症状,则称为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malabsorption,LM)。
02哪些人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存在于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远端刷状缘,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乳糖酶是成熟最晚的双糖酶,也是消化道含量最低、易受损、恢复最慢的一种酶。人类胚胎在8-34周龄时肠道乳糖酶形成,活性随胎龄逐渐增加,出生后达高峰值,以利用乳汁中的乳糖作为能量。因人在断奶后从其他食物中也可获得能量,肠道乳糖酶遂出现生理性降低现象。多数哺乳动物成年后肠道乳糖酶逐渐减少至完全消失。人类乳糖酶的活性与人种、年龄等因素有关。
种族
世界各地人群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酶缺乏,尤以非白种人群多见。欧洲白人及其后裔,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通常低于30%,亚洲人群则高于60%,有些地区高达%。
饮奶习惯
有喝牛奶习惯的人群乳糖不耐受发生率较比不喝牛奶者要低。多数学者认为,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世代不饮奶的饮食习惯导致遗传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短时间内诱导乳糖酶的活性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许多文献已经证实,乳糖酶是不可诱导的。
遗传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长期大量饮奶的民族可能维持乳糖酶基因的高表达水平,而绝大多数中国人长期不饮奶或很少饮奶可能使乳糖酶基因失去这种高表达水平而导致乳糖酶缺乏。也有研究显示,大约44%乳糖不耐受的女性妊娠时进食乳类食物,即可再次获得乳糖消化能力,推测与女性妊娠时小肠蠕动减慢和肠道菌群改变有关。
年龄
大多数人的乳糖酶活性持续至2~15岁,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甚至完全缺乏。而乳糖酶不是一种可诱导的酶,延长哺乳期或连续摄乳,仍存在不可逆的生理性降低现象。因此,乳糖不耐受被认为是一种自然选择现象。
疾病
感染等疾病使肠道粘膜受损,会影响乳糖酶的活性,疾病恢复后,乳糖酶活性恢复较慢,进而造成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在婴儿中较为常见。
乳糖摄入量和方式
乳糖摄入量越多,乳糖不耐受症状越明显;摄入纯乳糖者与摄入含相同乳糖量牛奶者比较,前者更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症。推测,同时摄入其他食物可延缓乳糖吸收,使乳糖不耐受症状减轻。
肠道菌群影响
有研究显示,乳糖不耐受除了与体内乳糖酶活性低外,还与结肠中缺乏益生菌有密切关系。
03乳糖不耐受可分成哪几类?
1.原发性乳糖酶缺乏(primarylactasedeficiency)
主要影响成人,也称为成人型乳糖酶缺乏(adult-typehypolactasia,ATH),因遗传性缺乏持续乳糖酶等位基因导致。ATH多发于断乳后。小肠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或消失,患者饮用牛奶或含有乳糖的食品后,出现腹胀、排气、肠鸣、腹泻、腹绞痛等症状。
2、继发性或获得性乳糖酶缺乏(secondary,acquired,ortransientlactasedeficiency)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多继发于一些累及小肠粘膜的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腹泻、化疗、肠道寄生虫或环境因素使小肠黏膜表面绒毛损伤所致,疾病康复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另外,因小肠黏膜病变,患者不仅有乳糖酶缺乏,常还伴有蔗糖酶、麦芽糖酶等双糖酶不同程度缺乏。
3、先天性乳糖酶缺乏(congenitallactasedeficiency)
即婴儿出生后缺乏乳糖酶,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至今,新生儿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全世界的病例不足50例。人乳乳糖含量约为7%,牛乳约为4%,患儿甚至不能耐受人乳喂养,可出现频繁呕吐、腹泻,大便呈泡沫状且含有乳糖和乳酸,还可出现肝大、*疸、智力障碍等。若不能及时给予无乳糖特殊配方奶粉,患儿会出现营养不良,多数很快死亡。
04如何判定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缺乏的诊断以临床症状为主,可进行小肠功能激发试验或大便酸性试验;可试用无乳糖配方,如症状缓解,提示乳糖不耐受;亦可与牛奶过敏相鉴别,牛奶过敏儿童进食无乳糖配方症状不缓解。部分婴儿可能有二者均存在的情况。特殊情况可辅以实验室检查,如空肠活检与酶测定、乳糖耐量试验、氢呼出试验等。
05发生了乳糖不耐受,我们该怎么做?
处理乳糖不耐受基本原则是避免含乳糖食物或使用乳糖酶制剂。
限制含乳糖食物
不同乳或乳制品中乳糖含量不同。牛乳加工成奶酪,其中乳糖含量降低,但因为乳糖是水溶性物质,所以乳清或乳清粉中乳糖含量较高。牛乳经发酵,使其中乳糖含量相对降低,同时随同酸乳进入肠道的乳酸菌还可协助酵解乳中的乳糖,改善肠道对乳糖的吸收。另外,个体对乳糖耐受量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
补充乳糖酶
乳糖酶的肠道作用受肠道各种因素影响,如乳糖酶片在胃肠道可能被降解,胃肠道的温度、PH值等也可影响酶的活性,其他食物也可能破坏酶的活性。
无乳糖替代配方
包括乳基和豆基两种无乳糖替代配方。美国儿科协会不主张在治疗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或者乳糖吸收不良的情况下限制食物中的乳糖。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在《儿童腹泻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提到,病*性肠炎常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时给予低(去)乳糖替代配方,时间为1~2周,但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乳糖不仅提供能量,也是小婴儿膳食纤维的来源,有益于肠道有益菌的生长,还有助于钙吸收。
其他
品质良好的酸奶中乳糖含量有所下降,所含活菌还可产生乳糖酶,有助乳糖不耐受者进食乳制品和消化吸收其中的乳糖,但对于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的作用不明显。硬质奶酪中的乳糖含量低,一般可耐受。
总结
乳糖不耐受是指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时,乳汁中的乳糖便不能在小肠中被分解和吸收(乳糖进入结肠,被结肠菌群所含酶酵解,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以及醋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乳酸和其他发酵产物,至肠内渗透压增加),会出现肠鸣、腹痛、腹胀、产气增多等胃肠不适症状。
婴幼儿常见的乳糖不耐受大多是因为一些累及小肠粘膜的疾病所引起,恢复期可暂时用1-2周低(去)乳糖替代配方,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成人乳糖不耐受多由于遗传性缺乏持续乳糖酶等位基因导致,可通过选择不含乳糖的乳制品、酸奶、硬质奶酪等方式来控制。
*参考文献:
苏宜香《儿童营养及相关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年第一版
斌姐碎碎念:
爸妈在给小宝宝挑选奶粉的时候,应该也考虑到了宝宝“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如之前提到的,如果宝宝乳糖不耐受或得了急性腹泻可以选择无乳糖奶粉。
其他情况下,该如何挑选奶粉,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如果宝宝对蛋白质过敏,就可以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如果宝宝辅食吃得不太好,可以选择营养素相对含量比较高的奶粉。如果宝宝大便不好,可以选择低聚糖含量高的奶粉。……你家宝宝或家人有乳糖不耐受吗?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作者简介:儿童营养师王斌,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讲师。擅于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相结合,专注于母婴营养健康领域,手把手教你如何健康喂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