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生活作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提升,几乎成为了现代人步入中老年之后的“标配”。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部分人是需要“一次患病,终身服药”的,一旦中途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对身体、尤其是心脑血管造成损害。
今年67岁的周女士是一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已经连续服药将近两年,每天有六、七种配方用药,分布在起床空腹、饭前饭后、入睡之前等不同的规定时间,其复杂性让人眼花缭乱,几乎是“吃药能吃饱”。
倍他乐克是她近半年开始服用的,因听说饭后服用药物更有效,周女士就一直将其安排在“餐后”这一部分。
但最近,她开始出现手脚冰凉,头晕目眩等症状,这在过去两年都没有特别严重地发作过,打电话咨询主治医生,原来是倍他乐克的剂型和服用时段出了问题。
难道药效不是越强越好吗?周女士心里充满了疑问。
一、倍他乐克是怎样作用于人体的?
倍他乐克,又名为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各种大型临床试验中,都被验证了具有降低心率、稳定血压的作用。
可有效缓解和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又广泛地运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大量的实践验证。
众所周知,人体的血压,来源于心脏的规律性收缩搏动,血液源源不断地冲击着血管,这个冲击力,就是我们平日能测量到的血压。
心脏之所以能在固定的时刻收缩,是因为心肌组织中存在许多可以定时产生神经冲动的组织结构。就像一个按固定频率发出信号的电台,每发一次信号,心脏就收缩一次,以此形成稳定的心跳,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自动节律性。
但是,定时发出信号的组织不止一个,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兴奋最强,主导着我们的心跳,即我们经常在心电图检查中看到的,窦性心律。
但是,当因为各种生理病理的因素,窦房结失去了优势位置,就是心脏病中的心律不齐。
这些拥有自律性的组织,表面都有一种传递信号的结构,叫做β受体,它们受儿茶酚胺和迷走神经的控制,能加大心跳的速度和力度。
倍他乐克就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儿茶酚胺对迷走神经的作用,降低窦房结发射信号的速度,从而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改善心衰预后。
二、倍他乐克,餐前吃还是餐后吃?
在倍他乐克的说明书中有这样一条:需空腹服用,进餐时服药可使倍他乐克的生物利用度增加40%。
周女士正是因为这一条说明,选择了在餐前空腹用药,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医生对于此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生物利用度增加,等同于用药剂量的增加,餐前服用一片,相当于餐后服用一片半,并且其药物吸收、产生作用的速度也会快很多。
首先,倍他乐克作为beta受体阻滞剂,其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心肌组织,它同样影响着支气管平滑肌和外周血管。长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四肢的动脉血管痉挛,造成如周女士一样的四肢冰冷,行动乏力的症状。患有哮喘的患者,也会由于支气管外周的血管受到刺激,从而引发或加重哮喘发病症状。
其次,倍他乐克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刺激性。餐前服药,胃肠道没有残余的食物中和遮挡,对消化系统的刺激性会成倍上升,造成胃痛,腹泻,便秘,恶心的症状。这些都是胃粘膜受损的直接表现。
第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倍他乐克是脂溶性药物,能比水溶性物质更加容易地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抑郁疲乏、头痛烦躁,失眠多梦等症状。
第四,倍他乐克本身的降心率作用。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了心率过快,倍他乐克正是针对这一现象,通过降心率来降血压。但是心率并不是越慢越好,服用过多,心率过于缓慢,对身体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供血都是不利的。而心率过缓本身就是一种损害,服用前如果测得心率小于60次每分钟,就应该避免服用,以防止休克和全身供血不足的现象。
所以,倍他乐克作为一种起效显著的药品,并不是药效越强越好的。需要通过食物来减少其生物利用度,并缓释其药效,使其更长时间、更符合预期地发挥作用。餐前服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医生提醒:三个注意事项,发挥最大药效
1.注意个体剂量,不能突然停药
口服倍他乐克的的剂量应个体化,即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具处方、个体化用药。
用药初期,需要身体有一个逐步的适应过程。高血压患者起步时,建议为每日1次mg,逐渐加量到每日1次~mg的维持剂量。当身体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则应增至每日mg,分配至早晚各自服用。
当倍他乐克成为每日的常用药时,就需要注意不能随意停药。
平稳的血压和心率,其实是一直依赖于药物维持的,贸然撤药,可能会出现撤药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绞痛加重等,从前通过药物缓解的症状会更加剧烈地出现在患者身上,导致其不得不恢复用药。血压的反复涨落,对身体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2.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