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羲黄医学密码脂肪
TUhjnbcbe - 2023/8/3 20:27:00
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脂肪

人们不敢吃肉,不敢吃鸡蛋*,怕得心脑血管病,都是脂肪惹的祸,谈脂色变,脂肪究竟对人有什么作用和危害呢?现在就介绍一下。脂肪是脂类的习惯说法,脂类是甘油三脂、胆固醇、脂肪酸、类脂等构成的。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动。

一、脂肪属性:五行属火,八卦为离,天干为丙、壬。脂肪是人体热量重要来源有火的特性很正常,有壬水的特性就很少有人理解,脂肪是人体内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都要溶解在脂肪里才能被吸收,所以脂肪也具有水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性,对应壬水。

二、脂肪主要生理作用:

1、供给能量。脂肪所含的碳和氢比碳水化合物多。因此在氧化时可释放出较多热量。1克脂肪可释放9.3千卡的热能,是营养素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心脏一刻不停的跳动需要大量能量,脂肪是心脏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人体热量的重要来源。符合火的特性。

2、构成人体组织。脂肪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中含量最多。一些固醇类物质是制造体内固醇类激素的必需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脂肪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说没有脂肪就没有大脑神经的思维活动。

3、供给必需脂肪酸。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靠食物提供。它主要用于磷脂的合成,磷脂是所有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皮肤微血管正常通透性,以及对精子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方面的作用等,都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功能。

4、增加食欲,促进一些维生素的吸收。没有脂肪或脂肪少的食物不好吃,脂肪性食物可增加风味,还可促进溶解在脂肪中的维生素A、D、E、K的吸收与利用。

5、调节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脂肪大部分贮存在皮下,用于调节体温,保护对温度敏感的组织,防止热能散失。脂肪分布在各内脏器官间隙中,可使其免受震动和机械损伤,并维持皮肤的生长发育。

6、增加饱腹感。脂肪在胃内消化较缓停留时间较长,可增加饱腹感,使人不易感到饥饿。

三、重要脂肪:
  

1、磷脂:是含有磷酸根的类脂化合物,是生命基础物质。细胞膜由70%左右蛋白质和30%左右的磷脂构成(由卵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等组成),磷脂对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以及荷尔蒙的均衡分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再生力,都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概括的讲磷脂的基本功用是:增强脑力、安定神经、平衡内分泌、提高免疫力和再生力、解*利尿、清洁血液、健美肌肤、保持年轻延缓衰老。

人体合成磷脂主要器官是肝脏,但大部分是从饮食中摄取的,特别是三四十岁以后肝脏功能下降磷脂合成能力开始下降,解决办法一个是补充磷脂,另一个是保护肝脏、增强肝脏合成磷脂的功能。磷脂的活性以25度左右最有效,温度超过摄氏50度后磷脂活性会大部分失去。

2、鞘磷脂:是最普通的鞘脂,其极性头是磷酰胆碱或磷酰乙醇胺。虽然在化学上鞘磷脂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不同,但三者的构象和电荷分布却很相似。围绕许多神经细胞轴突并使之绝缘的髓鞘质含鞘磷脂特别丰富。因含磷,鞘磷脂也可归入磷脂。主要在大脑合成,作用在神经髓鞘。

3、脑苷脂:不含磷,常呈中性。其极性头含糖。最简单的脑苷脂为存在于脑细胞膜中的半乳糖脑苷脂,其极性头基为β-D-半乳糖。葡聚糖脑苷脂存在于其他组织的膜中,其极性头含β-D-葡聚糖。某些半乳糖脑苷脂的3位碳被硫酸化,称为脑硫脂。更复杂的脑苷脂极性头含有4个以上糖基组成不分支寡糖链。主要在大脑合成,作用在神经髓鞘。

4、神经节苷脂:是最复杂的鞘脂,含有由几个糖基组成的巨大极性头,其糖基至少包括一个N-乙酰基神经氨酸(唾液酸)。现已知的神经节苷脂超过60种。它是细胞表面膜的基本成分,约占脑中脂质的6%,其他组织也含有神经节苷脂,但量少些。

神经节苷脂有重要的生理和医药意义。其伸出细胞膜外的复杂糖头,是调节一些重要生理功能的特定垂体糖蛋白激素的受体。神经节苷脂也是如霍乱*素那样的细菌蛋白*素的受体。已证明神经节苷脂是细胞识别的决定因素,因此它们可能在组织生长和分化以及癌发生中有重要作用。神经节苷脂降解的异常,可能与几种遗传性神经节苷脂贮存疾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白痴)有关,其特征是致死性的神经退化。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这样的含糖脂质也可归于糖脂一类,称鞘糖脂。

5、胆固醇:许多人谈起胆固醇都色变,甚至不敢吃动物性食物。实际上,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并非越少越好。健康成人一天摄入一个鸡蛋所含胆固醇是合理的,儿童需要增加胆固醇的摄入。

5.1、胆固醇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5.1.1、大脑神经发育:脑内有许多神经纤维,外面包了一层髓鞘,髓鞘的来源主要是胆固醇,如果胆固醇不够,髓鞘的生成会受影响,使神经的传导功能受到损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5.1.2、胆固醇具有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胆固醇在组织中一般以非酯化的游离状态存在于细胞膜上,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5.1.3、胆固醇还是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材料,如有助于脂肪消化的胆汁,调节人体重要功能的类固醇激素,促进吃入的钙在肠道消化吸收的维生素D等。如果缺乏胆固醇,细胞的生长、分裂、更新等一系列生理功能都将受到影响。

5.2、缺乏的危害:

5.2.1、人体摄入胆固醇并非越少越好,一份报告指出:胆固醇降低以后,脑梗塞的患病率下降,可是脑出血的患病率却升高了。

5.2.2、另一份报告发现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过低(一般认为低于3.64毫摩/升,无肯定的绝对数值)时,癌症和脑出血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在英国的一份调查发现低胆固醇引起妇女患癌症的几率增加。

6、必需脂肪酸:自然界存在的脂肪酸有40多种。有几种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以往认为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这三种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必需脂肪酸。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只有亚油酸和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而花生四烯酸则可利用亚油酸由人体自身合成。必需脂肪酸作用是:

6.1、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缺乏时发生皮炎,对儿童还影响其生长发育。

6.2、是合成磷脂和前列腺素的原料,还与精细胞的生成有关。

6.3、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肝脏和血管壁上沉积。

6.4、合成DHA、EPA、AA等重要脂肪酸。

6.5、对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有保护作用。

7、多不饱和脂肪酸:

7.1、主要功效:

7.1.1、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以保正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7.1.2、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7.1.3、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

7.1.4、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7.2、两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

7.2.1、DHA的主要功能:DHA就是“脑*金”,是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英文缩写。DHA使头脑发达,提高记忆力;增加胎儿脑细胞,促进脑的发达;提高视力;软化血管;代谢脂肪,有降血脂的作用。
  

7.2.2、EPA的主要功能:也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EPA是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具有清理血管中的垃圾(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俗称血管清道夫。和DHA不同的是它不能进入人脑中,但和DHA一起可以发挥惊人的功效:防止血栓发生;抑制血中胆固醇;减少中性脂肪;增加红细胞的柔性,使血液易流动,防止心血管病及脑中风的发生。

8、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指含有1个双键的脂肪酸。研究认为,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与亚油酸等多烯酸相当。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地中海地区居民血中胆固醇水平和心脏病发生率都相对低一些,就是因为长期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而我国盛产的紫苏油含量更高。

油脂的热量高出蛋白质和糖类2倍,摄取过多的热量,会导致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合成过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减少,造成脂肪堆积。国外营养学界建议:把食用油脂的摄取量由总热量的40%降为30%,其中饱和脂肪酸之摄取量不多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于10%,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要低于10%。也就是说,膳食结构中要降低脂类总量和改善各种脂肪酸摄取的比例合理性。日本的脂质比例推荐量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3∶4∶3,这与过去的1∶1∶1已有所改变。

四、脂肪吸收:肝系统五行属木,脂肪五行属火,木生火,所以脂肪需要肝系统分泌胆汁的作用才能被吸收。现代医学发现存在饮食中的各种油脂随食物一起进入胃,但是胃不分泌脂肪酶,脂肪的消化在成年人并不是从胃开始的。脂肪在胃内与其它食物一起混合为食糜进入小肠后才真正开始消化。进入小肠的脂肪首先与胆汁中的胆盐结合,使大滴的油脂分散为细小的脂肪微粒,这一过程也称为脂肪的乳化。只有被乳化了的脂肪才有可能被进一步消化、吸收。脂肪乳化过程中,胆汁中的胆盐起了关键作用。如果因肝、胆疾病无法正常地分泌足量的胆汁,脂肪的消化也就无法正常进行。患有肝、胆疾病的病人应严格限制饮食中的脂肪供给,目的就是尽量减轻这些器官的负担,使病人尽快康复。

脂肪微粒在小肠进一步被胰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更小的脂肪成分。在这一过程中,胰脂肪酶所起的作用是关键,假如胰腺有毛病如急、慢性胰腺炎等,脂肪的消化也无法继续下去。这就是临床医生为何反复叮嘱肝、胆、胰腺病人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的原因。

没有经过消化的食物脂肪是无法被肠道细胞所吸收的,只有被分解为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才可以被直接吸收进入肠黏膜细胞内。在肠黏膜细胞内被重新组合成与人体脂肪成分相同的甘油三酯即脂肪。至此,一个由动、植物脂肪转化为人类脂肪的过程就这样完成了。

脂肪的吸收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和植物脂肪在进食12小时后几乎完全吸收。下列因素可影响脂肪的吸收:

1、年龄:1岁内的婴儿及老年人的脂肪吸收率都较低,且常易发生消化不良。

2、食物钙:适量膳食钙有利脂肪吸收,但过量的钙反而影响脂肪的吸收;钙干扰饱和脂肪吸收的机理是由于形成难溶解的饱和脂肪酸钙。

3、脂肪的熔点:熔点越高,吸收率越低,故动物油比植物油更难于消化与吸收。

4、脂肪摄取量:因脂肪吸收率较慢,大量摄入时有不少被排泄掉。

五、脂肪代谢要点:脂肪天干为丙,氧气天干为辛,脂肪氧化的最终结果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符合丙辛合化水的哲学原理。但是脂肪代谢还有很复杂的过程,在细胞内则是内质网(天干为丙)和线粒体(天干为辛)两个细胞器在脂肪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1、甘油三酯代谢:甘油三酯是机体储存能量及氧化供能的重要形式。

1.1、合成部位及原料:肝、脂肪组织、小肠是合成的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注意: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合成后要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转运,会形成脂肪肝。脂肪细胞是机体合成及储存脂肪的仓库。

1.2、分解代谢:即为脂肪动员,在脂肪细胞内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氧化,脂肪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叫糖异生。

1.3、酮体的生成及利用: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但肝脏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可以利用酮体。

严重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得不到有效利用,脂肪酸转化生成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引起血中酮体升高,可致酮症酸中*。

1.4、脂肪酸碳链的加长:碳链延长在肝细胞的内质网或线粒体中进行,在软脂酸的基础上,生成更长碳链的脂肪酸。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经过碳链增长能合成DHA、EPA、AA这些重要的脂肪酸。

1.5、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前列腺素、血栓素、丙三烯均由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在调节细胞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与炎症、免疫、过敏及心血管疾病等重要病理过程有关。

2、磷脂的代谢:含磷酸的脂类称磷脂可分为两类: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称甘油磷脂,由鞘氨醇构成的称鞘磷脂。

2.1、甘油磷脂的代谢:甘油磷脂由1分子甘油与2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磷酸组成,2位上常连的脂肪酸是花生四烯酸,由于与磷酸相连的取代基团不同,又可分为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等。

2.1.1、甘油磷脂的合成:全身各组织均能合成,以肝、肾等组织最活跃,在细胞的内质网上合成。 

2.1.2、甘油磷脂的降解:主要是体内磷脂酶催化的水解过程。

2.2、鞘脂(鞘磷脂和鞘糖脂)的代谢:

主要结构为鞘氨醇,1分子鞘氨醇连1分子脂肪酸,再加上1分子含磷酸的基团或糖基,前者与鞘氨醇以酯键相连成鞘磷脂,后者以β糖苷键相连成鞘糖脂,含量最多的神经鞘磷脂即是以磷酸胆碱,脂肪酸与鞘氨醇结合而成。

2.2.1、合成代谢:以脑组织最活跃,主要在内质网进行。 

2.2.2、降解代谢:磷酸酯键水解,水解作用停止可引起痴呆等鞘磷脂沉积病。

3、胆固醇代谢:

3.1、合成: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肝是主要场所,合成主要在胞液及内质网中进行。

3.2、调节:

3.2.1、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多种因素对胆固醇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此酶活性的影响来实现的。

3.2.2、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3.2.3、激素:胰岛素能诱导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合成,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正相反。

3.3、代谢:

3.3.1、转化为胆汁酸,这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通过分泌胆汁进入肠道。是膳食纤维能代谢胆固醇的重要原因。

3.3.2、转化为固醇类激素,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此种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

3.3.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胆固醇被氧化为7-脱氢胆固醇,再经紫外光照射转变为VD3。

六、脂肪的仓库——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属于胎系统,具有受纳和分泌特性,贮藏脂肪就是重要的受纳功能,分泌特性也有重要体现。过去人们认为,脂肪细胞在外界刺激下被动地储存和释放能量。现在人们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瘦素、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脂联素、抵抗素和调节的血管生成因子等,在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在感知自身能量储备和控制自身体积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脂肪细胞即是能量储存细胞,也是活跃的内分泌细胞。脂肪细胞不仅可调节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糖和脂质代谢,参与血管和血压的调节,还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的形成、促血凝和降低纤溶有关。

七、肥胖标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肥胖人群逐渐增多,而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危险也已被广大医学专家和社会所公认,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危害人类的全球10大健康问题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体尺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BMI大于25千克/米2为超重,大于30千克/米2为肥胖。按照这一标准,目前全球约有11亿人体重超重,其中3亿多人为肥胖患者。在我国,目前有两亿人体重超重,其中七千万人为肥胖患者。肥胖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健康忧患。

1、肥胖可分成两种:

1.1、苹果形肥胖:有人叫“中央型肥胖”,脂肪在腹腔内主要器官周围沉积,男性偏多。

1.2、梨形肥胖:脂肪集中在骨盆附近,女性偏多。

苹果形肥胖更危险,肪细胞在腹部明显积聚带来的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以及早死,其原因是腹部肥胖伴随的代谢改变,其中包括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炎症和血栓形成。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男性腰围厘米、女性腰围88厘米,出现代谢性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腹部肥胖是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最大的一种肥胖形式。然而,体重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体内脂肪的分布情况。这很重要!因为有的人尽管体重指数大大超标,但其反映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指标却相对“正常”;反之,有的人体重指数虽然只是轻度超重,却可以出现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其患Ⅱ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相应增加。

2、体尺指数与死亡风险呈“U”形关系

赵连成、武阳丰教授等,研究得出体尺指数与死亡呈“U”形关系。表明肥胖者与消瘦者的寿命都会缩短。该研究还发现,将体尺指数控制在24千克/米2以下,可以防止40%~50%的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聚集。

八、肥胖调节机制:

当你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过量饮食时,你会痛恨自己缺乏意志力吗?但这不是你的错!过量饮食是有生化基础的,表面上的缺乏意志力而吃得多,或者减肥药无效而变胖,是由于体内控制体重的平衡机制出现了问题。我们体内都有“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它是调节食欲、促进食物摄取、脂肪代谢和体重的化学反馈系统。当它被激活、活动过度时,会增加饥饿感而降低饱腹感,就会出现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而多吃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内源性大麻呢?它是植物大麻活性成分大麻素的类似物,在我们人类体内大脑、胃肠道和脂肪细胞遍布大麻素受体。当下丘脑的大麻素受体被激活,它就会引起食欲;胃肠道的大麻素受体激活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细胞难以摄取葡萄糖;脂肪细胞的大麻素受体激活能促使细胞产生更多的甘油三酯,增加脂肪堆积,使体重增加。当你摄入高脂肪高糖时,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就会被激活,使你吃得更多,久而久之使脂肪堆积、体重增加。研究表明肥胖者体内的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是过于兴奋的。

另外,你知道瘦素吗?这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它能通知你的大脑摄取了多少营养以及储存了多少脂肪。有研究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会影响瘦素的功能,蒙蔽你对自己饮食的控制。

好象大麻素系统始终把目光盯在人营养素缺乏的一面,不断的提醒人们吃、吃、吃。而瘦素系统始终盯着人营养充足的一面告诉人们饱了、饱了、饱了。人们的大脑就是不断接受这样的信息最后做出“吃饱了”的决定的。肥胖是因为大麻素系统的作用占了上峰,多吃的原因,多吃的后果非常严重。

九、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痰症。现代医学发现与人体代谢有密切关系,称为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血脂升高等一系列异常代谢的疾病。年,美国人Peaven根据一系列代谢异常现象,统一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症。近年来,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上升,它的初发年龄也在日趋年轻化,尤其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羲黄医学密码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