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金融安全与风险通论王洪章十一
TUhjnbcbe - 2023/10/10 17:30:00
北京治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来源: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丨王洪章


  《中国金融安全与风险通论》是诸多专家长期以来观察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书中富含国际、国内金融重大风险事件的生动案例,不仅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且可读性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本难得的风险管理教程。蒙格斯
  本文摘选自《中国金融安全与风险通论》第三章《信用风险防控机制》第一节《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信用风险管理架构


  1


  以有效制衡为主要特征的信用风险治理顶层安排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后,主要商业银行大力改善公司治理,明确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各自的责任,建立了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形成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健全了披露信用风险信息的制度,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架构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在董事会中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信用风险敞口总量、审批信用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监督信用风险管理*策执行,监控信用风险敞口变化,评估信用风险内控体系有效性。在管理层中设立风险管理与内控委员会,由首席风险官在行长领导下,负责全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2


  以主体责任清晰、风险响应快速、管理协同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


  主要商业银行针对授信评审、放款审核、贷后管理、抵(质)押管理、客户统一监控视图五个薄弱环节,按照“流程银行”建设的内在逻辑,科学界定前台、中台、后台职能,以实现*策制度统一、集团综合授信、强化支用审批、业务集约管理、补强贷前贷后短板的要求。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设立信贷管理综合部门,承担信贷业务综合管理职能,负责对信贷业务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加强信贷*策、信贷基础制度、信贷业务准入标准的制定和管理,统一信用风险监控体系,加强信贷系统建设,完善信贷资产分类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重点解决信贷*策不统一、放款条件不落实、贷后管理“规定动作”不到位、押品管理分散等基础管理关键环节薄弱等方面问题。


  二是设立专业授信部门,承担项目评估、评级审查、授信方案制定等工作。授信环节是信用风险总量控制的核心,按照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全方位、全产品、全集团的综合授信,既涵盖信贷业务,也涵盖具有实质性信用风险敞口的理财、信托、债券、租赁等各类业务,防止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强化综合授信和集团授信职责,充分发挥综合性和多功能的优势,体现授信在风险管控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坚持独立审批体制。独立的专家审批制度在控制信用前期风险的关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综合授信框架下按照权限进行信用审批,更加强调独立审批环节的实质性风险管控。


  四是强化经营部门市场拓展和营销责任。明确信贷经营部门在信贷经营、市场拓展、客户营销维护、贷前贷后尽职调查、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职责。


  五是提升风险管理层次,强化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部门持续优化完善风险计量系统和模型,提供便捷易用的信用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计量工具,支持前台经营人员做好客户选择和风险定价。同时,发挥专业优势,综合考虑国家宏观*策、行业周期、区域风险、产品技术、市场变化等因素,结合客户和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缓释安排等,提出专业的风险评估意见。


  (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1


  信用风险识别


  有效管理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是识别信用风险。银行要准确识别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就必须做好信息的收集、提炼和鉴别等相关工作。根据已充分掌握的相关信息,银行可以从外部环境、基本面、财务状况等角度刻画客户的信用风险。国内银行业在识别信用风险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完成了从事后报告向事前主动查找信用风险信号的重要转变,能够主动识别、主动甄别、主动揭示信用风险的重要变化。


  2


  信用风险计量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信用风险计量。尽管信用风险概念已经从传统的、单纯的违约风险发展成为包括信用等级变化在内的更加全面的现代信用风险概念,但是在信用风险分析中,违约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信用事件,或称为资产安全事件。目前,巴塞尔委员会鼓励全球范围内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模型来计量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违约损失率(LossGivenDefault,LGD)和违约时的风险暴露(ExposureatDefault,EAD)。这些要素决定了信用产品的预期损失(ExpectedLoss,EL)和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Loss,UL),据此可以计算商业银行需要计提的减值准备和应拥有的信用风险资本占用,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和计量技术快速发展进步。对于现代银行而言,如果无法计量信用风险,就无法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国内银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经验,逐步积累自身数据,立足自主研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信用风险计量体系,并在关键领域结合专家经验,大幅增强了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3


  信用风险选择


  信用风险选择是商业银行根据业务战略和风险偏好,主动选择承担并且有能力承担的信用风险标的。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标的取舍的判断直接体现了其风险偏好和管理水平。银行根据股东意愿、资本实力、监管要求、发展战略和业务特长等因素,形成了自己的信用风险偏好,包括信用风险的目标轮廓,主动愿意承担的信用风险总量、种类和结构等。同时,根据自身的信用风险偏好和业务发展战略,形成了多维度的信贷*策体系,明确了信用风险选择标准,为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经营中创造价值提供了基本依据。


  4


  信用风险策略


  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信用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信用风险规避,即通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来消除对该业务或市场的风险暴露。简单地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二是信用风险控制,即采取内部控制手段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具体办法是:在损失发生之前,对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的种类和性质、风险发生的原因、损失发生的过程、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进行深入分析,预先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损失实际发生或降低损失严重程度,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信用风险分散,即通过授信对象多样化来分散和降低信用风险。简单地说,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长期实践看,授信对象的多样化有助于实现违约风险的相互独立,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整体风险。四是信用风险补偿,就是在事前用提高定价的办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进行弥补,合理的信用风险定价发挥了市场机制的发现功能,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五是信用风险准备,即商业银行针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取足够多的准备性资金,以确保损失能够很快吸收,进而保证金融机构在风险发生后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六是信用风险转移,也就是采取购买某种金融产品的方式(如保险、信用衍生品等),将信用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主体。


  5


  信用风险安排


  信用风险安排是指通过合理控制授信总额,恰当选择信用产品组合,稳妥确定授信期限,合理进行定价并设计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等方式,合理安排风险方案。它既包括组合层面上的信贷结构安排(包括行业、区域、产品等维度),也包括单个客户层面上的具体授信方案确定。国内银行主动安排风险方案的意识有了明显提升,主动安排风险方案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6


  信用风险监测


  信用风险监测是指银行通过建立有效指标体系,借助各种先进的监控技术,有效捕捉信用风险指标的异常变动,并判断指标是否已超过阈值。当其超过阈值时,及时预警,并在风险预警的基础上采取控制措施。银行可依托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实施监测、预警和控制,形成上下联动、响应迅速的分层监控体系。一是客户和债项层面的监控,通过系统逐户逐笔跟踪监测,生成违规操作、逾期贷款名单,由后台自动推送到相关机构进行核实整改或及时化解。二是机构层面的监控,通过设定各分支机构风险预警线和控制线并及时监测,突破预警线的,要求及时整改。突破控制线的,可采取调整业务限额、信贷授权等严厉方式。三是行业层面的监控,通过监测不同行业的市场运行、客户评级、风险资产质量结构等参数,预测行业性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行业风险限额、准入标准,指导各级机构及时调整信用类资产配置方向。四是专题层面的监控,根据国家*策和市场变化,专门针对某类企业信用风险状况、风险限额占用情况、信贷*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性措施。


  7


  信用风险处置


  信用风险处置分为预防性处置和事后处置。预防性处置是指银行主动对尚未爆发的潜在风险采取提前控制措施,从而减轻损失。例如,一些生产经营暂时比较困难的企业由于现金流量不足,短期内一次性收回全部贷款本息有一定困难,可采取逐步压缩的办法回收部分贷款本金以降低风险,同时,对此类企业也可以考虑将信用贷款转换为担保贷款,将高风险担保方式贷款转换为低风险担保方式贷款。事后处置是指风险暴露后采取多种手段(包括一些创新性处置手段),减少信用风险损失。主要包括以下方式:一是现金清收,主要针对生产经营正常但未能按期偿还贷款,或者虽然停产、半停产,但有其他方式现金流入的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跟踪监督并利用借款合同做好事前约定,一旦发现企业账户上有现金流入可直接扣收。二是依法诉讼,主要针对一些还款意愿差、故意拖延、企图逃债的企业。银行应积极利用法律手段追偿,防止部分企业转移资产、恶意逃废债。三是还本免息,主要针对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企业,这些企业因历史原因(如罚息)造成贷款利息负担过于沉重的,可以通过减免一定利息,减轻其财务负担,有助于鼓励其解决债务问题。四是以物抵债和公开拍卖,主要针对确实没有现金流入的欠贷企业。银行可以通过收取抵押品或其他资产以折抵债务的方式收回贷款。在工作中,要注意采取第三方评估、公开拍卖等方式保障银行合法权益。五是推动改制重组,既可以采取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非核心业务、低效无效资产以减轻负担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改善经营的方式。六是打包处置,主要针对受制于“维稳”压力而处置困难、受偿率低的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和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合格投资人共担成本、共享利益的方式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七是债转股,主要针对贷款实际用途是充当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长期周转性资金而难以按期回收的。银行可以通过附属债转股实施机构开展债转股。八是风险代理,主要针对部分回收难度大、银行自行清收成本较高的贷款,银行可以通过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按照事先约定的挂钩比例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良贷款清收。


  8


  信用组合管理


  组合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避免集中风险和多样化分散风险,即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免贷款集中是银行业早已有之的经营原则,实施贷款限额管理也是银行避免贷款集中的基本做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足够科学的信用风险计量工具,银行只能依赖经验制定信用风险限额。同时,由于缺乏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无法准确衡量单笔贷款对整体信贷资产组合风险和价值的影响,银行往往难以有效实施多样化策略。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信用组合管理取得积极进展。其基本管理逻辑是:将单个信用产品纳入组合分析和管理的框架,在风险收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下调整和优化信用组合结构,最终在风险容忍范围内实现信用组合风险回报比率的最优化。主要方法如下:


  一是信用组合经济资本配置和业绩衡量,具体来说就是计算商业银行持有某项新增信用产品而使整体信用组合风险(VaR值:VaR是ValueatRisk的缩写,指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所增加的量,称为“边际风险”;同时计算商业银行持有此项新增信用产品的“边际回报”及金融机构边际经济资本占用,由此反映此项信用产品的边际经济资本回报率。通过分别计量地区、行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上信用业务所形成子项组合经济资本的占用和相应的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金融机构能够将有限的经济资本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区、行业和产品上,以获得更高的风险回报。


  二是信用风险科学定价,商业银行所承担信用风险最终通过信用产品风险溢价得到补偿。通常来说,信用产品风险定价=融资成本+管理成本+预期损失+资本成本。风险较高的业务、经济资本占用较多、资本成本较大,其风险定价也相应较高。科学的风险定价有助于商业银行获得与风险承担水平相适应的风险补偿和回报,也可以通过提高收益率要求拒绝信用风险较高的产品,避免进入高风险领域,进而优化信用组合。


  三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的、同质的和现金流稳定的基础资产构建成资产池,同时设立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由其再通过一定结构安排和信用增级,分离或重组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转化为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现金流为担保的证券发售给投资者。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长期资金占用,摆脱以往简单的资金提供者角色,增强其业务发起、证券承销、交易撮合等资金组织者功能。同时,可以通过证券销售将风险分散到各类投资机构手中,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风险积聚。此外,还可以增加银行流动性管理手段,将难以流转的中长期贷款隔离到资产负债表之外。


  (三)信用风险管理路径


  1


  信用风险偏好


  所谓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符合监管要求、符合股东期望、符合自身能力”的要求,在可承受范围内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在可选择范围所愿意接受的风险目标。信用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起点。以此为基础,商业银行通过合理规划信用风险敞口和结构摆布,形成信用风险目标轮廓(RiskProle),以此反映其未来业务战略走向和经营成效预期。


  商业银行设定信用风险偏好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


  一是符合监管要求,金融监管机构通常对银行承担风险总量和业务发展规模提出监管要求,监管规定直接影响银行风险偏好的确定。例如,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体现了监管机构对银行风险总量的容忍度;10%的贷款集中度规定,体现了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务结构的要求。


  二是符合股东期望。设定风险偏好需要体现股东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的期望,其中,收益期望主要表现为对资本回报的要求;风险期望主要表现为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依靠资本抵御非预期损失,一般来说,银行所拥有的资本规模越大,它能够承受的风险总量也就越大。在确定可承受的风险承担总量时,商业银行通常需要根据历史经验统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按照既定的风险容忍度(在统计学上反映为置信区间的设定)测算经济资本占用水平,由此确定合理的风险边界。


  三是符合比较优势。商业银行的管理优势、资源配置、人员结构等方面状况是影响其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有限资源配置到自身有专长的领域。商业银行所确定的目标风险通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且自身在相关领域内具有相对较强的分析专长和管理优势,不能也不应规避和对冲。例如,如果一家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自身的战略性业务,需要审视内部是否拥有该领域专家资源,是否研发了零售风险管理技术,能否依托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业务流程,实行批量化、专业化的管理。


  2


  信用风险*策


  商业银行董事会确定风险偏好之后,管理层根据董事会所确定的风险偏好制定信用风险*策,以确保商业银行统一风险偏好的准确传导和严格执行,为信用风险资产结构调整提供方向。信用风险*策包括信贷投放总量、行业授信策略、区域差别安排、授信客户和项目选择标准及授信风险管控等方面要求,是有效规避区域性、行业性信用风险的重要保障。信用风险*策体系包括企业层面的信用风险*策、条线层面的信用风险*策和业务单元层面的信用风险*策三个层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选择经营的重点区域。区域*策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需要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区域信用环境、*策制度环境等区域市场环境;同时,需要
  二是把握行业趋势。根据行业成长性,可划分为朝阳行业、夕阳行业、过剩行业等。同时,银行需要考察产能利用率、产能缺口等产能利用情况。银行可通过制定行业*策及行业风险限额,合理规划不同行业间的资源配置。


  三是分析客户发展潜力。一般来说,优质客户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重要的行业地位和良好的市场成熟度,有规范的企业管理、专业专注的经营范围和具有责任感的股东等特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客户所处的行业地位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及经营管理状况等方面判断客户的发展潜力。


  四是设计产品结构。产品结构设计既是落实客户需求的过程,也是安排风险管控方案的过程,是商业银行主动优化资产结构和管理风险能力的具体体现。银行根据不同客户设计不同的产品方案,风险资产的分布状态也会不同。


  3


  信用风险管理责任体系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责任可以分为机构管理者的领导责任、条线或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责任及信贷经办岗位的直接责任。在领导责任方面,把信贷主体责任纳入领导责任认定体系,有利于强化各级机构管理团队的责任意识。在条线管理责任方面,明确信贷经营等前台部门对条线信用风险资产质量承担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管理责任;风险、审批等中台部门通过*策引导、制度规范、业务检查、监控预警等方式承担风险防控第二道防线管理责任;审计等后台部门对前台、中台部门落实信用风险防控体系有效性承担第三道防线管理责任。


  在建立信用风险责任体系的同时,商业银行也要遵照“违规必究、问责有据、尽职免责”的原则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管控责任认定制度体系,明确事前、事中、事后各主要环节对应的责任分级和责任情形,明确各种违规情形的制度依据,建立“正面激励、将功补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4


  信用风险管理的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需要将风险要素内化到经营激励约束机制中去,加强风险管理评价,强化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探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平衡风险收益的考核机制。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设逾期贷款、
  (四)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1


  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根据内部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内部模型计算出来的,对应于一定置信水平和期限的非预期损失所需要的“资本”。从某种意义上看,经济资本用同一统计口径和方法综合反映和评价各业务板块、各业务品种的风险—收益水平,便于横向比较。从信用风险总量敞口和组合管理层面看,由于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细化到各区域、各行业、各业务条线,信用风险经济资本配置状况客观上决定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总量和信用风险组合摆布。在具体客户管理层面上,经营部门选择客户、审批部门授信审批时,可利用经济资本工具采取统一口径测算风险成本、风险回报,有助于实现RAROC最大化。经济资本工具的推广应用能够促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从单项交易向组合结构转变,管理策略从被动接受风险敞口向主动选择风险标的转变,管理技术从主要依赖专家的模糊定量管理向主要依赖信息系统的准确定量管理转变。


  2


  风险限额


  风险限额工具以信用风险敞口计量模型、估值模型、VaR模型、现金流分析模型和IT系统为实施基础。风险限额规定了风险边界,通过合理控制集中度降低整体风险,是对信用风险的主动管理和自我约束。具体来讲,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限额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针对单个客户、相互密切关联客户群的贷款集中度;二是针对同一行业、区域客户的贷款集中度;三是针对还款来源相同(如依赖同类业务、同种商品等)的客户贷款集中度;四是针对风险缓释来源相同[如由同一抵(质)押品覆盖、由同一客户提供保证等]的贷款集中度。在具体做法上,通常可以根据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风险承受能力设定交易对手的信用限额,将其严格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并定期重检修正。对于超限额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策和控制措施来解决。例如,在交易对手风险限额设置和监控过程中,国际先进银行一般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当前暴露(CE)及最大未来潜在暴露(MPFE),加总后确定交易对手的风险敞口,确保不超出限额规定的范围。


  3


  信用评级


  对客户的信用评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评价,主要是现金流的数量、质量和趋势,资产和负债的质量,偿债能力和财务灵活性等;二是财务报告质量,主要判断财务报告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全面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和资质;三是非财务因素,主要是产品质量保证、未决诉讼、劳资纠纷、环保问题等非财务或有事项;四是行业地位;五是关联企业。


  对融资工具的评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用途,主要看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客户发展战略,客户主营业务范围是否为其所熟悉和擅长的业务;二是保证人和抵(质)押品,主要看保证人的信用评级或抵(质)押品在不利市场环境下的估值。


  4


  风险分类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审慎原则、自身风险管理需要及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特征,定期审查信贷资产的质量,对审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类。一般而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档次和标准是衡量信贷资产潜在(或已发生但未显现的)风险的尺度,是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在客户层面上主要考虑借款人信用等级及财务状况、财务报告质量、非财务因素、生产经营规模、宏观经济、市场和行业状况、近期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影响借款人生产经营的重大事件、借款人授信额度使用情况及还款意愿;在债项层面上主要考虑债务偿还的法律责任、债务的担保情况、债项用途、到期期限、还款记录、贷款重组情况、债务预期损失等。


  5


  信贷授权


  商业银行法人授权是指在商业银行总行一级法人的统一管理下,在法定范围内对有关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关键业务岗位授予具体业务权限,规定最高信用控制的制度。商业银行信贷授权遵循“授权有限、内容明确、区别对待、权责一致、适时调整”的原则,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因素:一是下级机构的业务发展水平和风险状况,通常对市场环境好、金融资源丰富、业务发展速度快的机构给予较大授权;二是下级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可以选出部分经营管理水平较高、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下级机构,给予较大授权;三是下级机构当地的金融信用环境,通常对金融信用环境较好地区的机构给予较大授权。


  6


  信息系统


  对信用风险做到“先知先觉”,需要有很强的敏感性,过去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来说,更多还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将数据信息、风险计量、专家经验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信用风险预警工具,分别针对银行宏观层面的整体信用风险敞口、中观层面的信贷组合风险及微观层面的信贷客户风险和业务风险,制定不同的风险预警先行指标及预警信号组合,用于违约前的干预。从国内外银行实践看,有的银行设置了早期风险信号预警触发点,形成了一套“风险发现、风险报告、风险处置”的机制。有的银行根据风险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研发了“早期预警”信号体系,可以对大额高风险敞口和信贷组合风险进行预警。有的银行将相对成熟的指标直接做成“风险仪表盘”内嵌到系统中,便于直观地开展监测和跟踪。


  (五)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1


  贷前阶段


  贷前阶段包括客户分类、信贷业务受理与信贷客户准入、贷前尽职调查、客户信用评级、项目评估五个环节。其中,客户分类主要考虑客户性质、规模、组织形式和管理需要四方面因素;信贷业务受理与信贷客户准入包括客户申请、资格审查、提交材料、客户准入四个步骤;贷前尽职调查包括实地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方式,要求遵循“双人调查、客观审慎、勤勉尽责、结论明确”的原则;客户信用评级是指分析、评价和预测客户因偿债能力变化而可能产生的违约风险,通过计量客户违约概率,判定其信用等级;项目评估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点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先进性和财务效益,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2


  贷中阶段


  贷中阶段包括综合授信、信用额度审批、单笔信用业务审批和贷款发放四个环节。其中,综合授信是按照综合金融服务要求,制定客户整体授信策略,以确定其各类信用风险敞口最高限额及授信策略,其核心是控制客户信用风险总量;信用额度审批是在严格审查和审慎评估客户所使用各类金融产品的还款来源后,为其确定的信用风险敞口控制量;单笔信用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具体融资方案,包括融资申请人、金额、期限、用途、成本、担保措施等要素;贷款发放是指客户贷款申请审批通过后,由银行放款中心或经办机构审核贷款条件的落实情况后,进行会计放款的过程。


  3


  贷后阶段


  贷后阶段包括贷后管理方案制定、贷后检查和监控、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和减值准备计提、预警和商机管理、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报告和处置、到期管理、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七个主要环节。其中,贷后管理方案要求根据客户或项目的不同特点,“一户一策”地制定,以此作为贷后管理的依据;贷后检查和监控是指跟踪和分析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各类因素,及时、准确地识别出信贷风险预警信号和金融服务商机的过程,包括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方式,可以按照风险等级和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监控和分级诊断;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和减值准备计提是指按照规定的标准、方法、流程和要求对信贷资产全面评价,划分其风险程度级别,并以此为基础测算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预警和商机管理是指发现信贷客户预警信号后,利用跟踪管理平台对其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并在跟踪管理中挖掘其新的金融需求,进行商机维护;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报告和处置是指发生可能危及信贷资产安全、造成较大损失的风险事件时应按规定上报;到期管理主要是到期前提示督促客户落实付息资金、到期时及时回收资金并做好还款账务处理、逾期后及时发送催收通知书和履行担保责任通知书;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主要采取常规催收、法律追索、贷款重组、贷款减免与保证责任免除、抵押物处置、不良债权转让、呆账核销等方式,目的是减少资产损失,努力实现处置价值最大化。


  (六)信用风险管理进展


  相比于国际先进银行,国内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基础相对薄弱,专业水平相对不足。通过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型发展,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下大力气完善*策制度、业务流程,并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技术工具、强化数据基础、培养专业队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1


  信贷理念的进步


  一是从被动的风险规避经营转向积极主动的风险经营。长期以来,不良贷款是困扰国内商业银行的难题,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重点主要是消化不良贷款,尽可能规避风险以减少损失。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这种风险取向以及相配套的管理策略,在控制不良贷款滋生和提高资产质量方面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相脱节。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对现代银行经营规律认识的深入,国内银行对风险的认知发生了巨大转变,认识到不能把风险简单等同于损失,风险同时也是银行价值创造的源泉,只有主动选择和科学安排风险,银行才能实现利润持续增长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从内控导向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商业银行之前在设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和解决方案时,更多的是从内控的角度出发,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在转型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大型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分析客户端和识别风险,强调把握客户风险,注重在客户服务方案中有机融入风险管理措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银行的风险管控和价值创造目标。


  三是树立现代银行资本约束理念。国内银行在过去基本没有资本约束和资本消耗等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国内银行逐渐确立了资本的概念,在开展业务时会主动考虑资本消耗因素和资本承受能力。具体来讲,就是在总体大局上,树立了“有多少资本做多大的事”的理念;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只要开展涉及风险的业务,各级经营机构就会考虑资本消耗的问题,在客户营销、业务计划、资源配置、绩效考核、风险管控等方方面面体现资本约束的要求。


  四是营造“全员参与”的信贷文化。风险管理常常被认为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因此,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经常是割裂状态,有时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目前,国内银行基本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理念,在信贷流程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上的前台、中台、后台员工都负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责任,信用风险管理从此不仅仅是某些部门或者某些人的事情。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能有效形成管理合力,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2


  *策制度的完善


  银行通过系统梳理,建立了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健全的风险*策和制度体系,用来明确风险边界,规范业务操作。部分银行还在业务系统中嵌入相关管理*策制度,利用IT系统的刚性约束,尽可能地杜绝过去常见的“打擦边球”“闯红灯”等违规现象,极大地增强了银行的风控能力和*策执行能力。


  3


  业务流程的优化


  国内大型银行特别重视流程银行建设,引入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等先进技术,在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的同时,将风险管理融入其中,提高了流程效率和风控效力,在流程再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例如,银行在信贷流程中建立“平行作业”机制后,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从不同角度同时进行风险审视和管控,在保证风控效果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流程效率。


  4


  技术工具的研发


  银行推进风险管理技术工具研发和IT系统建设,生产力大为提高。比如,在计量工具方面,银行引入了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EVA)、RAROC等先进指标,研发了针对各类客户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和配套系统,改进了风险限额等组合管理工具,设立了风险压力测试体系等。银行已经将风险管理技术工具运用到了风险偏好、绩效考核、综合计划、信贷*策、信贷审批、风险定价、风险分类、风险监控预警等领域,有力地支持了银行经营管理决策。


  5


  数据管理的强化


  国内银行长期面临数据质量不高和管理基础薄弱的共同问题。股改后,国内银行针对薄弱环节,加快数据资源整合,推进数据仓库建设,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建立专业化数据集市。有的银行依据应用环境、渠道整合、管理决策、客户管理、产品服务和业务操作五个层级,构建了架构合理、高效便捷、功能集成的数据平台,为银行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特别是风险计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6


  专业队伍的培养


  国有大型银行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搭建了风险管理专业人才梯队,培养出一批风险管理、信贷审批、研究分析和计量技术专家,建立了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业务领域的专家团队,形成了较稳定的风险管理专业团队。银行在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的过程中,通过组建联合项目团队、跟岗培训和经验分享等众多途径,培养了一大批银行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金融安全与风险通论王洪章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