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我国存在数千年,历经朝代更迭、社会变迁而不失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历史和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总的来说,它围绕阴阳五行,把人体看成气、血、形、神相融合,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找病因、辨病性、探病位、定病机,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多法加持下,调和人体达到康复。
不过,绝大多数人对中医治病,第一印象是喝中药。几剂或十几剂混合着各种动植物、矿物的药材,熬煮后泛着*黑色的苦涩药汤下肚,病情慢慢缓解,表现在胃口变好,睡眠改善,四肢温暖,疼痛减轻,疮痈消失,二便正常,气色回转,精神恢复等,意味着用药对症,调理见效,慢慢积累起大量良药和名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中药的研究,不再满足于喝对了能治病的“概略瞄准”水平,而是希望将它在人体的路径明朗化,力争用恰当的剂量、合适的配比达到最佳的药效,最大限度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因为古训“是药三分*”深入人心。
喝一剂中药,它在人体的代谢路线通常是这样的:
1、鼻腔闻到药香,口腔的味蕾最先感受到中药的苦味。
2、随着食道进入胃部,遭遇胃酸,分解成各种小分子,或生成新的有效成分。
3、小分子和新物质流至小肠,被大量绒毛收集,通过毛细血管、门静脉到肝脏。
4、肝脏大量的酶与小分子产生反应,生成新的成分和代谢物,新成分继续搭乘血管在人体旅行,到达各个重要器官和病灶。
5、不断的分解和代谢,产生了大量的代谢物,它们有的通过皮肤化成汗液排出,大部分通过肾脏、膀胱、结直肠排出体外。
6、超量的药物成分,可能肝、肾代谢分解不及时,可能停留体内,对肝肾等重要器官带来负担。或者误食误用有*药物,直接造成肝肾等器官组织损伤。
一碗中药喝下去,大约半小时至1小时可见效,4—8小时内逐步排出。有效成分可在血液内保持血药浓度,成为治病和调理的主力,有时急症用猛药,十分钟内可见效,短时间内排出,多见于泻下药。
这是用现代药理知识大致解释传统中药的初步实践,不是用“中医语言”。
中医通常用“四气”、“五味”来由浅入深分析,如春天的温,催发肝气;夏天的热,旺盛心火;秋天的凉,收敛肺气;冬天的寒,藏好肾精。寒热温凉对应“四气”,“五味”则见于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等,总的目的是“平衡阴阳、调和脏腑”。
中药在人体的代谢,受到年龄、体质、性别、压力、饮食、基因、是否正确煎药和服药等多个因素制约,直接影响药效,如中药在未成年人体内代谢不稳定,主要是肝、肾细胞不健全,在老年人体内代谢比较差,主要是机能衰老、影响吸收。所以老人、小孩使用中药尤其要注意。至于孕妇、哺乳期妇女、慢病等特殊人群,更要遵医嘱。
不过,中药在人体的代谢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用现有的手段去分析追踪,难度极高。对于中药材单药的分析尚可,但对于3味以上的复方,难度急剧增加。
每个单药化学成分至少上百种,一个小复方则至少上千种,当生成小分子,在肝、肾代谢时,新的生成物和代谢物起码有数百种,它们的作用机理和代谢、不良反应率和新的不良反应有多少,当前的手段还很难实现,要么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中药的疗程不一,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判定,讲究循序渐进。在辨证准确时,通常急病服药后一剂能见效,如感冒;普通疾病不超过3副药能见效,如祛湿;慢病一般半个月到1个月就见效,如养肝补肝和养肾补肾;有的需要长期服药,如抗癌治癌。
但中药不建议长期喝,服药过程中适量调整,吃5天、歇2天,吃6天、歇1天等,给脾胃一些休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