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好的阅读习惯伴随学生数学学习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对人的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优秀个体的必备素养。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离成功更近一步。
中国论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习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对人的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今社会中,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是由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前提,综合了其它各学科的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
一、课前预习阅读,提高获取知识能力
预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预习活动的支持。因为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基本上就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哪里,这节课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在哪里。课前预习必定是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主,那么肯定会用到阅读,而课前预习贵在精练,不适宜让学生花费冗长的时间,教师就应当提前为学生布置好预习范围和要求,并且辅之以与内容有关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预习要求不妨这样设计:请各位同学仔细阅读课本第59页和60页中的知识,搞清楚一个数除以小数有哪些计算方法。并且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①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便,还是除以整数计算方便呢?②一个数除以小数怎样才能转化为一个数除以整数呢?③要想使除法中的商不变,那么除数和被除数则要进行怎样的变化呢?待到正式上课时,可以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及时做出点拨即可。阅读习惯需要学生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才能养成,并且离不开教师紧跟着的督促和指导。
二、课中以疑导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心理学认为,学生能否主动地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对所学内容有兴趣。若要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兴趣,就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生疑问,在阅读中由一个个的问题吸引学生阅读下去,并在不断解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样就使得阅读的过程如同看小说、做游戏的过程一般起起伏伏,让学生主动希望将阅读能够进行到底。数学说到底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概念、公式、符号等过于抽象,有些还需要经过教师的讲解才能够被理解,学生非常容易因为觉得学起来困难而产生厌倦,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阅读,阅读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有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在阅读完毕后才能够找到答案,或者有了思考问题的途径,那么才算是实现了阅读的真正意义。否则如果学生不明就里,阅读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只是走个形式而已。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用这样一段内容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从中找出错误:“小鑫早上从3厘米的床上起床,张开自己5米长的嘴巴打了个哈欠,一看闹钟快要迟到了,急忙穿起4毫米的大号裤子,披上6毫米的大号上衣,跌跌撞撞的向学校狂奔而去。”这样的片段无疑是学生感兴趣的。
三、进行读练结合,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活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心理学研究也认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传统的观念认为,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以心智为主的学科,不需要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因此,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阅读与操作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促使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放到新的问题情境中,从而用新的知识结构来解释新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复习原有的知识,同时又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阅读圆的概念,然后动手操作圆的具体画法。对于画圆的操作步骤,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圆的概念。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中讲述的步骤尝试着动手画圆。当学生画好一个圆后,大家共同讨论这样的问题:①在画圆过程中固定不动脚是什么?为什么不动?②移动的脚是如何移动的?③在画圆时决定圆大小的条件是什么?通过对这几个问题讨论后,再让学生画一个老师指定的圆。通过这样的读练结合,学生不仅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还学会了动手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探索能力。
四、融会贯通阅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因此,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就是要能够从知识原理的高度来认识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的掌握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才能避对数学知识体系的肤浅认识,从而大大减少思维过程中的盲目性。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法则中有“小数点对齐”这样的表述。当学生阅读这一内容后,并不能对“小数点对齐”这句话的含义有实质性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通过融会贯通的阅读,原来包含这样的问题:在整数加减法中为什么有数位对齐这样的要求?现在学习小数加减时为什么强调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这样的联系阅读,学生们认识到“数位对齐”与“小数点对齐”的实质都是为了让相同单位的数进行加减。从而证明了课本中提示的算理是正确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让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并思考其中的含义,既给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中的阅读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不仅是获得数学知识与提高解题技能,还要把数学学科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中去。只有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