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慢性病发生得越来越多,但是几十年前却很少发生!为什么会这样?饮食不良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最近几十年来,国人的饮食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能量摄入越来越多,能量消耗越来越少,外卖等高脂高糖饮食越来越流行,含糖饮料越来越多,蔬菜吃的越来越少,白米白面等精细谷物吃的越多,这些都促进这些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生。最近的很多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关联,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
一、吃得多会增加肠道的面积与吸收
为什么越胖越想吃?而且容易饿?最新研究发现,饮食过量会增加肠道面积与加长肠道绒毛,从而促进肠道的营养吸收,加快消化。但是动物研究发现,如果抑制肠道PPARα基因,可能改善这种异常,减少肥胖与脂肪肝。
二、吃太多促进脂肪肝
60项、涉及名脂肪肝患者的研究发现,总热量与含糖饮料是增加脂肪肝发生的关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比例不是主要原因。因此,减少脂肪肝的关键在于限制能量摄入。
三、高脂饮食影响大脑功能
近期东南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动物研究发现:长期高脂饮食对行为和海马神经可塑性的负面影响与小胶质细胞表型的改变有关,而且脂质积累越多越严重,导致焦虑和抑郁行为以及记忆障碍。
四、不饱和脂肪酸更健康
通过对44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研究发现,用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橄榄油)或油酸替代棕榈酸的摄入,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总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的浓度,这些都是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
五、海产品不会增加心血管病与死亡风险
很多朋友知道海鱼的欧米伽-3脂肪酸对健康非常有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是他们担心海鲜的汞会引起慢性中毒。但是,最近对名美国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增加1盎司(28.35克,差不多半两)海鲜没有增加死亡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稍微有点降低(10%左右)。
六、西式饮食及肉食性饮食或增加IBD(炎症性肠病)风险
通过对名受试者15年的研究发现,西式饮食模式(摄入较多的零食、预制食品、非酒精饮料、酱料,摄入较少的蔬菜和水果)与更高的克罗恩病风险相关,而肉食性饮食模式(摄入较多的红肉、家禽和加工肉类)与更高的溃疡性结肠炎风险相关。因此,应该减少这些垃圾食品。
因此,为了预防与改善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肠道炎症等慢性病,一定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海鱼、不饱和脂肪酸等健康食物,减少西式快餐、红肉等垃圾食品,这样才会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