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临床医学期末复习考点临床实验诊断学
TUhjnbcbe - 2024/11/5 9:09:00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指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比值,与RBC的体积和数量有关;

2.网织红细胞:介于晚幼红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3.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4.尿比重:也称为尿比密,是指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为尿液中溶解固体物的相对浓度;

5.尿蛋白:尿蛋白质含量>mg/24h(或>mg/L),蛋白质定性实验呈阳性,称蛋白尿。

6.尿葡萄糖:血浆葡萄糖含量>8.88mmol/L,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尿糖定性为阳性,称葡萄糖尿。

7.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蛋白质聚集体;

8隐血实验:化学或免疫学方法证实微量出血的实验;

9.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细胞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循环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中。

二、填空(2×5=10分)

1.血液标本的种类:全血、血清、血浆。

2.采血部位: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动脉采血。

3.采血时间:空腹采血、特定时间采血、急诊采血。

三、简答题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生理变化、病理变化)?

答:生理变化:①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居民等,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可一过性增多。②减少:见于6个月~2岁婴儿、老年人及妊娠中后期等。

病理性变化:①增多:指单位容积血液RBC及Hb高于参考值上限。1.相对性增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吐泻和大面积烧伤等;2.继发性增多:见于缺氧性疾病使RBC代偿性增多,如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③原发性增多:见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增值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答:增多:

减少: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增多:

4.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增多:

5.白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答:1.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②白细胞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ITP、SLE、恶性淋巴瘤等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2.血小板增多:①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②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等。

6.尿液检测中常用的尿液标本有哪些?

7.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答:①漏出液外观清澈透明,无色或浅黄色,不凝固,比重1.,白细胞*10^6/L,蛋白质含量多小于30g/L。

②渗出液外观颜色深,呈透明或混浊的草黄或棕黄色,或血性,可自行凝固,比重≥1.,白细胞≥*10^6/L,蛋白质含量多≥30g/L。

③Light标准:1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0.5;2.胸腔积液/血清LDH比例0.6;3.胸腔积液LDH水平大于血清正常值高限的三分之二;符合任意之一可诊断渗出液。

8.昼夜尿比重实验的具体步骤?

答:受试日正常进食,但每餐含水量控制在-ml,并且除三餐外不再饮任何液体。晨8点完全排空膀胱后至晚8时止,每2小时收集尿1次共6次昼尿,分别测定每次尿量及比密。晚8时至次晨8时的夜尿收集在一个容器内为夜尿,同样测定尿量、比密。

9.三大类黄疸的鉴别?

答:①胆汁淤积性黄疸:ALP和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仅轻度增高。

②肝细胞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中等度增加,转氨酶活性很高,ALP正常或稍高。

③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脓肿等):ALP明显增高,ALT无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大多正常。

10.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检测都有哪些?

答: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②乙肝病毒表面抗体、③乙肝病毒e抗原、④乙肝病毒e抗体、⑤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1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①有糖尿病症状,FBG>7.0mmol/L;

②OGTT峰值>11.1mmol/L且2h后仍>11.1mmol/L;

③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且尿糖阳性。

12.心肌肌钙蛋白检测(诊断心梗的金标准)?

答:①诊断AMI。AMI发病后3-6小时即升高,10-24小时达峰值,10-15天恢复正常;

②判断微小心肌损伤;

③判断溶栓后再灌注。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复通;

13.病理性蛋白尿分类及常见病?

答: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后期3.溢出性蛋白尿:溶血性贫血,挤压综合征5.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球肾炎6.假性蛋白尿:膀胱炎,尿道炎。

14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临床意义?

答:1.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血液浓缩、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2.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①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清蛋白合成:亚急性重症肝炎等②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③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等④消耗增加:甲亢、恶性肿瘤等⑤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等。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①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肝硬化等②M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结核病、疟疾等。4.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②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③先天性r球蛋白血症。5.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

四、案例分析

-------------------------------------------------------------------------------分割线

临床实验诊断学-2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医学期末复习考点临床实验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