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手术的效果以及相关风险,是手术前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在术前会诊环节,会不停的向医生求证手术有哪些风险,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医生说手术很安全,并不是盲目的许诺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基于术前检查合格符合手术条件的基础上给出的科学、客观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并非人人相同,毕竟我们每个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即便是理想的检查数据,也有可能会因为各种干扰因素而改变最终的结果。
作为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前功课必不可少,与其四处打听盲目的猜测各种手术风险,不如充分的了解一下手术相关问题,再进行一次完善的术前检查,了解自身眼部条件,通过医生的评估,知晓对于自己来说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哪些,是否可以接受。在充分了解手术相关风险,权衡利弊,在自己可接受的基础上再决定手术,没有必要对与自身情况毫无关联的风险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哪些?哪些状况可能与我有关?如果发生在我身上该怎么办?
一、恢复差异
绝大多数人术后第二天即能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一般的工作生活用眼不受影响。但仍有小部分人会感觉视力有波动,看近处不清楚,影响工作中使用电脑和手机,需要一定的恢复期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1.导致恢复慢的原因
1)屈光度数:高度近视为了避免术后回退,手术方案设计与中低度不同,在术后初期呈轻度远视状态,影响看近视力,一般需要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的恢复期;
2)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调节力逐渐减退,由原本的近视状态适应新的屈光状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3)干眼:眼睛干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恢复,术后合理用药也很重要;
4)视疲劳:术后立即投入大强度的近距离用眼很容易导致视疲劳,导致眼睛酸胀不适和视力波动。
2.如何避免?
1)术前充分了解自身情况,对于高度近视等有可能恢复慢的人,要有所预期,提前安排好工作,选择适合的手术时间,尽量避开工作用眼强度大的阶段;
2)正确认识恢复期的个体差异,不要有太大的顾虑,过分紧张焦虑的情绪也会影响手术的恢复;
3)如果术前存在干眼问题,根据程度及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将大大缓解术后眼干带来的不适和对视力恢复的影响。
3.术后不适应,恢复慢怎么办?
1)适当离远距离看电脑屏幕,字体适当调大;
2)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以外)20秒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眼疲劳作用;
3)根据需要使用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眼干和视疲劳症状。
二、欠矫、过矫:
手术的预期目标是依据术前检查获得的客观数据,即最佳矫正视力,绝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甚至于超过预估水平,但仍有小部分手术后的结果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残留近视或出现远视的状况,影响术后视觉质量。
1.出现欠矫、过矫的原因
1)术前验光数据不准确,与患者实际屈光度数有一定误差;
2)术前检查项目不够全面、准确,影响手术方案设计准确性;
3)医生未能充分了解患者眼部情况及年龄特点等,影响手术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存在过矫、欠矫隐患;
4)医生未能充分了解不同设备的设计特点和要求;
5)不同体质对激光吸收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6)角膜修复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7)术中配合欠佳。
2.如何避免?
1)完善而准确的术前检查,术前检查项目越全面,医生可参考的数据更多,是手术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2)尤其对于中高度近视、远视,术前散瞳验光非常重要,对于散瞳前后数据波动较大等情况,术前再次复验;
3)术前所戴眼镜存在明显的过矫或欠矫患者,建议暂缓手术,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一段时间后再行手术;
4)要求医生充分了解不同术式的设计特点,掌握不同设备的性能;
5)全面了解患者眼部数据,结合患者年龄、用眼需求等差异合理设计手术方案;
6)做好手术宣教,保证良好的手术配合。
3.出现欠矫或过矫怎么办?
1)根据情况调整术后激素药物使用频次
2)轻度过矫一般会随着恢复逐渐缓解
3)可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提高视力
4)术后一年左右,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二次增效手术
三、术后回退:
人体有自我修复的机能,用新的组织覆盖创伤部位。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每个人的角膜修复能力有所不同,术后少部分近视患者可能会出现角膜组织过度修复,激光切削后本应不能再生的角膜组织会再度增生变厚,超过了正常愈合的范围,过度愈合“长回来”的这一点角膜,就相当于抵消了一小部分手术效果,使原本理想的术后视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就是术后的回退现象,也称为术后反弹。临床统计高度近视出现回退的概率在5%~10%。
1.什么原因导致回退?
1)高度近视: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出现回退的比例大概是5%~10%,度数越高,发生回退的比例越高。因为高度近视需要切削更多的角膜组织来改善屈光问题,切削的角膜组织越多,越容易刺激角膜过度修复;
2)瘢痕体质:瘢痕体质的人组织再生能力较强,激光切削后的角膜组织增生更为明显,出现回退的可能性会更高。具有明显瘢痕体质的近视患者不适合做近视角膜屈光手术;
3)年龄因素:年龄较小的近视患者,由于角膜基质愈合能力更强,近视度数尚不稳定,因术后过度用眼等原因导致自身近视度数继续发展,因而回退的可能性更高。
2.如何避免回退?
1)寻求专业经验丰富的医生选择符合自身眼睛条件的手术方式和手术设备,根据屈光度数及年龄等因素设计针对高度近视的手术方案;
2)听取医生建议,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
3)建议在适宜手术的年龄段接受手术。
3.出现回退怎么办?
随着手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医生临床经验更加丰富,针对高度近视的手术方案设计能够尽量避免或减小回退的出现。无论是哪种因素引起的回退,由于组织增生能力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回退范围很小,很少超过度。
如果出现术后回退,可以在术后一年左右,待角膜修复静止后,在眼睛条件符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增效手术,由于二次手术度数非常低,几乎不会再出现回退。
四、术后感染:
任何创伤性操作都存在感染的风险,轻者出现角膜混浊,严重者可影响视力。但在眼科手术当中,近视手术因其浅表的手术部位和微小的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是最小的。临床上由于做近视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报道非常少见,由于感染导致严重问题的更是极为罕见。
1.引起术后感染的原因
1)手术室环境不达标,或与感染性手术共用手术间引起交叉感染;
2)眼部炎症未痊愈、严重干眼、以及感冒、发烧等免疫力低下期间手术;
3)未按规范要求使用术前、术后眼药水;
4)术后伤口污染。
2.如何避免?
1)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手术室环境清洁程度符合眼科手术标准;
2)眼部有炎症期间,感冒、发烧等免疫力低下期间不做手术;
3)严格而全面的术前检查;
4)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睑脂分泌异常者,做好围手术期干眼治疗和睑缘清洁;
5)严格按规范使用术前、术后眼药水;
6)术后一周内保持眼周卫生;
7)按规定时间复查。
3.出现感染怎么办?
1)按规定时间复查,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严重后果;
2)积极配合医生采取适宜的抗炎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五、术后眩光:
近视手术后,当夜间瞳孔自然放大到一定程度,直径超过手术光学区范围时,光线从周边进入眼内就会出现眩光现象,感觉夜间看灯光发散,比原来更亮,严重的会影响到夜间视力。
由于眩光仅在暗环境下较为典型,并不影响白天视力,对于夜间驾车较少的人来说对生活、工作并不会造成影响。
1.导致术后眩光的原因
1)传统手术方式切削光区小可引起术后眩光,如果激光治疗光学区较小,当暗环境下瞳孔直径超过手术光学区时,就会出现眩光症状。
2)每个人的瞳孔大小不一样,过大的瞳孔直径,即使采用大光区切削仍难以完全覆盖其暗光下的瞳孔,因此,这类人群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3)近视度数越高,切削的角膜就越多,其在角膜表面形成的“凹陷”也就越深,眩光现象相对更典型;
4)术中过于紧张,配合不佳,激光切削出现偏中心;
5)眼表状况欠佳,因典型干眼导致角膜表面不平整;
6)心理、精神因素会使原本并不典型的眩光症状被扩大;
7)部分瞳孔偏大的人即使不做手术,在夜间看灯光也呈放射状光晕,只是多年以来早已习惯并未察觉或者不太典型。而术后初期这种状况更为明显,因此个别人会表现出不适应。
2.如何避免术后眩光?
1)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屈光度、角膜的厚度和瞳孔的大小等因素综合设计手术方案,既有相对大光学区,又避免过多的切削组织,力求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更完美的视觉质量。
2)根据眼睛条件听取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3)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手术较之传统的Lasik,制作的角膜瓣比较均匀,光滑,更有利于角膜修复到理想状态,远期效果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源性像差,术后眩光的比例会减少;
4)对于大散光、角膜形态不规则或者有高阶像差的人而言,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个性化飞秒手术,进行个性化检查,术中通过个性化的切削模式,使角膜表面更加平整光滑,降低高阶像差,术后眩光会得以改善;
5)做好术前准备,认真练习“注视训练”,了解手术配合要领,术中放松心情,按医生提示配合手术;
6)术前充分与医生沟通,了解术后恢复期有可能出现的不适应症状,减小因心理精神因素带来的眼部不适。
3.出现眩光怎么办?
1)并不是所有人术后都会出现眩光,绝大多数眩光会在术后一至三月左右逐渐消退缓解,真正影响到夜间视力的只是极少数;
2)恢复期眩光典型者,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通过药物缩小瞳孔直径,改善眩光现象;
3)严重影响夜间视力的眩光,术后一年左右伤口修复趋于稳定,可进行二次增效手术来扩大光区;
4)调整紧张情绪,不要刻意寻找夜间光线变化和视力的改变,随着恢复及大脑的逐渐适应,并不会影响生活。
六、角膜瓣风险
比起全飞秒,半飞秒切口较大,在术后初期伤口还未稳定,存在角膜瓣移位或褶皱的风险。一旦出现角膜瓣移位,若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视力,甚至于会导致角膜感染、角膜上皮植入等。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也不会带来更严重的结果。
角膜瓣风险仅出现于半飞秒及准分子术式,全飞秒因其极小的切口优势完全避免了这一风险。全激光术式无角膜瓣,也无需担忧角膜瓣相关风险。
1.诱发因素
1)伤口恢复期局部外伤、揉眼睛等外力作用;
2)传统的lasik手术因角膜瓣由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光滑度、边缘整齐度较差,术后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2.如何避免
1)在眼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全飞秒术式;
2)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进,半飞秒切口由飞秒激光完成,角膜瓣整齐而光滑,有利于伤口修复,发生角膜瓣移位的概率很低;
3)半飞术后一般都会在伤口表面戴绷带镜,起到保护伤口固定角膜瓣的作用,对于预防角膜瓣风险多了一项安全保障;
4)术后1周内做好伤口防护,睡眠时戴好防护镜,防止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揉眼;
5)术后2周内避免局部外伤,不揉眼睛,不用力挤眼睛;
6)眼部外伤或揉搓后若出现磨痛、异物感、流眼泪等不适,及时就医。
3.出现角膜瓣移位或褶皱怎么办?
1)术后初期局部外伤、揉眼医院排查,即使术后较长时间,若眼部受到较大力的外伤也不能忽视;
2)局部外伤后及时就诊,点表面麻醉后医生在显微镜下即可复位,短期内及时发现并就诊的复位操作较为简单快捷,时间较长者相对复杂。
七、术后干眼
术后眼干症状是较为常见的术后问题,多发生于术后初期,轻者并不影响视力,甚至无任何不适感。因不同手术方式、年龄差异等原因,术后出现眼干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干眼主要是由于角膜基质层内神经手术引起,这种干眼会随着伤口修复逐渐缓解。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伤口神经修复相对完善后眼干症状即可缓解。
1.导致术后眼干的主要原因
1)导致术后眼干的原因很多,术后早期的眼干大多是由于术中角膜神经末梢被切断,角膜敏感性降低,瞬目动作减少,导致角膜表面泪液过快蒸发而引起眼干症状;
2)部分术前已经存在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眼部问题的患者,术后恢复期眼干会比较典型;
3)术后恢复期用药不规范;
4)术后恢复期熬夜、作息不规律;
5)近距离用眼强度过大,电子产品使用过度;
2.如何避免
1)按时、遵医嘱规范用药;
2)对于术前就存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或其他性质的干眼症患者,根据性质和程度进行符合实际病情需要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明显缓解术后眼干程度,提升恢复期舒适度;
3)合理饮食,按时作息,尽量不熬夜;
4)控制近距离用眼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3.如何缓解术后眼干症状?
1)术后一定要按时点药,给手术后的眼睛创造一个理想的恢复环境,会更有利于缓解眼干症状,使之更快的恢复;
2)按时复查,积极对症治疗,尽量在早期进行干预,使之尽量恢复到理想状态;
3)对于术后睑板腺障碍原因导致的眼干,可进行IPL或OPT等强脉冲光治疗,再辅以药物治疗,既保证伤口安全,又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4)调整作息时间,改善不良用眼习惯。
任何手术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作为医生,如何尽量的规避或降低手术风险,就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越是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对于手术适应证的把控就越严谨。作为接受手术的患者,也需要充分地了解手术相关的风险,了解自己眼睛的状况,听取医生的建议,在眼睛符合手术条件并且充分信任医生的基础上理性地接受手术。因此,对待手术,不仅要求医生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还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能够理性、客观的看待。
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发展,先进的检查诊断系统不断涌现,使术前检查结果更为精准。近几年来,针对不同眼睛条件的手术平台使手术更趋于个性化。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就是手术满意率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