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是老年人的“专利”吗?并不是!有这么几类人群是骨质疏松“青睐”的对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的患者等。”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杨市卫生院医生周琳华介绍,人的骨量通常在30-40岁时达到一生中的高峰期。随着年龄的增加,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炎患者以及不爱运动的人群也是需要加强的补钙人群。
补钙是不是多多益善,每天需要补多少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钙mg。对钙的最高摄入量是每天mg。最安全、最经济的补钙品来自于食物,其中,含钙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推乳类。如果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时那就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药物。目前钙剂品种很多,具体选择何种钙剂因人而异,安全性评价需要具体分析。
其实补钙是有小诀窍的,选择剂量合适的钙,分次服,早晚服,更利于吸收。晚上和早晨是摄入钙剂的最佳时机。钙还有镇定作用,有助于睡眠。那么长期补钙有副作用吗?还需要注意什么?钙制剂确实有一些副作用,如碳酸钙制剂会引起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有部分患者会引起便秘的症状,对于这部分患者,改用咀嚼片或液体钙可能对避免上述不良反应会有所帮助。但适当的预防抗骨质疏松治疗,长期收益远大于药物副反应。
补钙常见误区:
①喝骨头汤补骨:错!
一碗骨头汤的钙含量仅2mg,且骨髓中含大量脂肪对老年人无益。理想的钙源是牛奶和奶制品。
②补钙一定会增加患尿结石危险:错!
没有确切的证据阐明补充钙剂与肾结石的关系。
③长了骨刺就不能再补钙了:错!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表现,易生长在承重部位。骨刺的发生与体内缺钙有关系,并非体内钙太多,补钙有利于症状缓解。
④钙与其他微量元素一起补效果更好:错!
大量的二价钙离子可能会对锌、铜、铁等微量元素产生竞争性抑制,干扰它们的正常吸收。
⑤血钙正常说明不缺钙:错!
即使骨钙丢失20%-30%,血钙仍可正常或偏低。相反,血钙过低未必就一定表明体内缺钙,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⑥牛奶和钙剂同服大大增加钙吸收:错!
牛奶和钙相结合容易形成凝块造成钙吸收减少,因此应避免二者同服。
⑦补钙时一次摄入大量的钙最好:错!
如果每天要补充较大剂量的钙(比如mg)时,尽管一次性摄入更方便,但分两次或三次服用比一次性服用吸收效果更好。
⑧补钙能治愈骨质疏松:错!
单纯补钙不能绝对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在治疗骨质疏松时一定要结合使用促进钙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阿仑膦酸钠等。
⑨补钙引起血管硬化:错!
血管硬化是血脂在血管内膜沉积,不是钙在血管内膜沉积形成钙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