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与某人相隔一段距离,在看不到脸的情况下是怎么判断对方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呢?那个人的站姿,也就是姿势会不会是你用来判断年龄的基准呢?年轻人通常都是双脚确实踏地,抬头挺胸的站姿;而年长者通常是膝盖微弯,身体往前倾且驼背的姿势。因为上了年纪后肌力下降,无法挺直身体,久了可能造成呼吸过浅,进一步引发其他身心问题。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个可说是现代病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人从小习惯弓着身体的姿势。而大部分的原因都来自于电脑、手机、游戏等3C产品。特别是多低头族都会长时间以不良的姿势使用手机,所以位于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就会往前拉伸,导致肌肉僵硬脖子往前的「手机颈」问题。
该怎么做才能维持良好姿势?
姿势的好坏与体干有关,身体的轴心,也就是体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维持姿势。比方说在骑脚踏车的时候即使突然不平衡,身体还是会保持直立。这时,发挥作用的就是体干的核心肌肉。走路、跑步、爬楼梯、下楼梯,这些动作全部都是靠体干的核心肌肉维持姿势稳定,让你随时可以保持平衡并顺畅地动作。但是,当体干不够强健时,即使只是坐着,身体也很容易弯起来。这么一来呼吸就会过浅,吸收到的空气量就会变少。如果弯着身体久了,变成驼背的话就更严重了。驼背时嘴巴自然会张开,嘴巴随时都张开的人几乎都是「用嘴巴呼吸」。
用嘴巴呼吸没有任何好处
根据之前提过的奥仲医师的说法,「『用鼻子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时,里面的鼻毛、纤毛以及黏液都有防御机制,能够阻绝花粉与灰尘等进入肺部,因此进到肺部的空气就会很干净。另外鼻窦可以稍微将空气加温,所以冬天时冰冷干燥的空气都能够先加温加湿再进入肺部,就不会对肺部造成负担。相对地,如果用嘴巴呼吸就没有防御机制,空气会直接进入肺部,冬天时喉咙会上皮干燥,很容易感冒“。同时,我认为嘴巴呼吸最大的问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自律神经对人的精神面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却不能控制它,而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就只有呼吸。人在感到不安或压力时交感神经就会变得活跃,副交感神经则是在放松以及睡眠时发挥作用。当紧张忐忑不安时,深呼吸可以让自己安定下来,这就是副交感神经在作用。可能是因为呼吸与自律神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吧,人用嘴巴呼吸就容易陷入不安情绪中。比方说在仰躺睡着的人脸上放一张卫生纸,也就是他会呈现呼吸困难的状态。据说这样那个人就很有可能会做恶梦。
持续运动、深呼吸姿势变端正忧郁不复发
呼吸与心灵就是如此关系密切。只要持续做深呼吸,就能锻炼到横膈膜与腹横肌等深层肌肉,姿势自然变得端正。而且不仅呼吸会变强,也能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并且能安定身心。在科学上证明运动对忧郁症治疗的帮助。年杜克大学研究运动与压力的关联性时,以位忧郁症患者作为受试者,调查药物与运动对忧郁症有什么样的效果。他们把受试者分成完全不运动只靠药物治疗的小组,以及每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的小组。经过16周调查后发现,忧郁症的发病率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6个月后的复发率,药物治疗组是38%,运动组则是只有8%。另外,约翰.瑞提所写的《运动改造大脑》书中关于大脑与心脏的关系是这样叙述的:「运动后,身体的肌肉张力就会舒缓,所以就会切断回传至大脑的不安信号。只要身体稳定,大脑就不会有多余的担心。另外,因运动产生的一连串化学反应都有让心灵平静的效果“。如果身心状况不佳,可以先从1天2分钟的深呼吸开始做起。
1招重启身心—深呼吸正念冥想
在深呼吸课程的最后,为了让学员可以重新启动身心,一定会让大家做深呼吸流的正念冥想。做法很简单,将背打直坐下,手放在脐下丹田的位置,保持缩小腹的状态,将眼睛闭上,从鼻腔吸气5秒,接着屏气5秒。这时将注意力放在脐下丹田的位置,从口吐气10秒。这组动作总共做9次。总共只有3分钟,请务必练习看看。
正念冥想(1)以坐姿(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将背打直,闭上眼睛从鼻腔吸气5秒,并停滞5秒。将手掌放在脐下丹田的位置。(2)用10秒缓慢地从嘴巴吐气。小腹维持收缩的状态,将注意摆在脐下丹田的位置。这个动作重复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