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定居在香港的王鲁云女士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
电话那边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他谨慎地询问王鲁云是否是王耀武的女儿。当时知道王鲁云真实身份的人很少,费彝民邀请她来大公报社一叙,王鲁云猜想一定和父亲王耀武有关,欣然前往。
当王鲁云来到了大公报社,费彝民热情地招待了她。原来周恩来前一阵子询问王耀武家人现在在哪里,王耀武说在香港,周恩来委派费彝民寻找到他们,并且正式邀请他们前往北京和王耀武团聚。
费彝民原本安排王鲁云一家一同去北京,王鲁云的先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王鲁云就带着只有7岁的大女儿黄惠珍去了北京。
母女俩坐着火车前往广州,又从广州坐飞机前往北京,费彝民一路陪同保护。
在通关的时候,检察人员示意要打开王鲁云的箱包检查。费彝民用手按住她的箱包,对检察人员说:"不要开。"
这个细节,王鲁云和黄惠珍都记得非常清楚。
马上就要见到父亲了,王鲁云心中五味俱杂,不知父亲这么多年在"功德林"过得怎么样。
她忍不住和女儿回忆起了少女时期的往事,回忆起温暖又残酷的战争年代,父亲的模样依旧是那样清晰……
图|抗日名将王耀武(黄埔军校求学时期)
年,王鲁云出生于江西南昌,她是王耀武的第三个孩子,也是父母唯一的女儿。
王耀武的妻儿都是跟着部队走的,短短几年,从贵阳到桂林、长沙、汉口,王鲁云的童年,在抗日战争的动荡和硝烟之中度过。
王耀武是一个军人,在孩子们面前有些脾气,但也爱和儿女们一起笑、一起玩耍。在王鲁云心中,王耀武是一个仁慈的父亲,只是因为战争,他陪伴孩子们的时间很少。
即便王耀武在家中,来找他的人还是很多,王耀武从早到晚几乎都在忙碌着。
王耀武生活之中非常简朴,王鲁云小时候曾经亲眼看到父亲穿着一双新布鞋在泥水里面踩来踩去,感到很不解。
王耀武告诉女儿,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奶奶一人养活全家,穿衣吃饭都非常节省,一双新布鞋,他们总是想多穿一阵子。因为布鞋的底都是麻绳纳的,干透的鞋底比较脆,只要用力就可能会折断。新的布鞋要在水里踩一踩,让麻绳能够吸收充足水分,也就有了韧性,穿的时间就会久一点。
王耀武穿衣讲究整齐干净,注重仪表,但无论是办公还是会见宾客,他都不会穿皮鞋,而是穿着粗布鞋。
每每到了王鲁云的生日,王耀武都会为女儿准备一、两件小玩意儿,即便他因为没有时间无法赶回家,也会托人将生日礼物带回家中。
王耀武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即便身在他乡,他还是会鼓励孩子们说家乡话。有一次王耀武抱着王鲁云让她说几句山东话,王鲁云说了两句,逗得王耀武哈哈大笑:"你这山东话还不行啊!"
王耀武的夫人郑宜兰是福建人,在家中一般吃南方菜,但每次王耀武从前线回来,郑宜兰都会为他做一桌子山东菜,有馒头有饺子。
上图:芷江受降典礼结束后,各战区司令长官在陆军总司令部休息室前畅谈。左起:王耀武、卢汉、张发奎、何应钦、汤恩伯、杜聿明、萧毅肃、美军作战训练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
王耀武和郑宜兰感情一直都很好,夫妻和睦,在儿女们面前几乎没有红过脸。
在女儿王鲁云的记忆之中,父母只吵过一次架。
王耀武不允许家中任何人打牌,郑宜兰偶尔出去打牌,也会和儿女们说不要和父亲讲。
有一次,王耀武抱着王鲁云问:"家里都好吗?"王鲁云说:"很好,母亲也没有打牌。"因为这句不小心说漏嘴的话,王耀武大发雷霆,和郑宜兰吵了一架。
他不能忍受妻子打牌,更不能忍受妻子教幼子撒谎。
抗战时期,王耀武一直在前线,一年也就回来三四回。他很重感情,有一次回到家很难过,告诉儿女们一位卫士长牺牲了。这名卫士长孩子们都认识,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王耀武和戴笠的关系不错,但对戴笠的私生活比较抵触,他不像一些国民党官员三妻四妾,对妻子郑宜兰一心一意。
年初冬,王耀武刚刚上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携全副美式装备的73军,打通胶济、津浦两线。
图|蒋介石和王耀武
那时候王耀武的老母亲还留在汉口,王耀武不忍心母亲跟着他东奔西走,去山东前,还和母亲拍了张合影留念。现在王耀武安顿了下来,将母亲接到了山东。
无论是出征还是打仗回来,王耀武一见到母亲就磕头,对母亲说:"让您挂心了。"
蒋介石连连收到捷报,连连发贺电嘉奖,王耀武春风得意,在济南大摆庆功宴,庆功宴后还专门邀请老师刘子衡喝茶。
刘子衡是著名爱国人士,满腹经纶,一身风骨,宁做清贫布衣,也不愿涉入官场。
王耀武此时已经有些得意忘形,急于得到老师的肯定,对刘子衡说:"老师,您看我这打仗的本事还可以吧?"
刘子衡将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严肃批评他:"佐民(王耀武字),你别高兴得太早!我看不出两年,你就要当俘虏。"
刘先生不管学生官袍加身,直接将一盆冷水泼下来,王耀武心中不高兴,却只能低头听着。
没想到不过一年半,王耀武兵败济南,刘子衡一语成谶。
年,王耀武已经看出形势不好,当时王家人都住在济南何思源的别墅里面,王鲁云和两个哥哥都在附近的一所比较出名的小学里念书。
图|解放军高喊"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口号
王耀武紧急给孩子们退了学,让家人安全迁往青岛。
郑宜兰带着7个儿女,还有王耀武的两个侄子,在一些护卫的保护之下来到青岛,后来又从青岛迁往上海。
年9月中旬,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茂陵山、砚池山阵地。解放军士气越打越盛,王耀武连战连败,阵地连连失守,得知西守备区指挥官吴化文率部起义,又无援兵支援,王耀武只好改变计划,固守内城。
王耀武身边的秘书王建昭事后回忆,那时候的王耀武面对的就是死局,在被俘之前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他变得异常冷静,沉默寡言,从前滴酒不沾的他开始大口喝酒,放肆抽烟。
22日,政府大院已经进入了解放军炮兵射程之内。24日,王耀武部被包围在东西不足米,南北不到米的狭窄地带。
当日,王耀武让指挥部提前开饭,饭时他一言不发,饭后对众部下说:
"此不同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现在大势已去,到了事不可为的地步,希望大家各自珍重。我是黄埔三期学生,不能擅自投共,我将亲率军士,向北突围,以报校长栽培之恩!"
图|解放军在大明湖畔清点敌人丢弃的枪炮弹药
王耀武还叮嘱秘书王昭建:"你是济南人,早些回去照顾爹娘,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他还让王昭建照顾一下参谋长干戟:"他是湖北人,口音不对,对济南不熟悉,举目无亲,你帮帮他的忙。"
随后,他带着一个营突围,与众将士挥泪告别。
其实在抗战和内战之中,王耀武的心境是完全不一样的,解放战争时期,王耀武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不赞同内战,但又不得不遵从军令。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王耀武已经对蒋介石失望,他曾两次对郑宜兰感慨:"这一腔热血竟洒何地。"
在济南城破之前,王耀武没有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屠杀战俘,而是让部下将关押的所有战俘和共产党员都释放了,还给他们每个人发了点钱,礼送他们出城。
陈毅评价王耀武是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之中少有的明白人,他给了战俘一条活路,给部下一条活路,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活路。
与其说他老谋深算,不如说他从刚开始就不想打。
28日上午,寿光县公安局公安战士抓获了7名形迹可疑之人,在这些人之中找到一名光头的胖子。胖子的额头上有一条明显的红印子,公安战士根据经验判断他是一位国民党高官,因为国民党军官的大盖帽戴久了就会留下这样的痕迹。
公安局长对这名胖子进行了三次的审问,最后他亲口承认自己是王耀武。
王耀武被捕之后,先是送到了华东解放军军官训练团学习管训,后来又转押至山东战犯管理所、北京功德林监狱和秦城监狱。
郑宜兰和儿女们在上海得知了王耀武被捕的消息,比各大报纸刊登也就早了一天。
王耀武曾给妻子留话,如果他遭遇了不测,让妻子带着孩子们前往香港,千万不要去台湾。回想王耀武的嘱托,又想到他在内战时期的复杂情绪,郑宜兰果断带着9个孩子坐上了前往香港的军机。
王耀武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事后的确有人向蒋介石提议过把王耀武的家人都弄死,他的一句话保住了儿女们。
当时的香港鱼龙混杂,各个国家各色人等,特务非常容易隐藏。王耀武曾告诉妻儿到了香港之后千万不要说自己从哪里来的,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郑宜兰和孩子们都非常谨慎小心。
一家人挤在一栋大房子里面,9个孩子都要上学,都要吃饭,郑宜兰一度焦头烂额。
她也想过找人将王耀武救出来,遇到两个夸夸其谈的骗子,信以为真,被骗了两三万元。后来郑宜兰也不相信这些人的说法了,留下积蓄抚养孩子。
在进入功德林之前,王耀武思想上还有所顾虑,毛泽东考虑到他在抗战时的贡献,让罗瑞卿转告他:"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
王耀武听了毛泽东的话很是感动,相比于其他的国民党军官,王耀武在学习和劳动上是非常积极的,他几乎不存在什么"不服"的心理,不再对蒋介石存有任何幻想,选择面对失败,面对现实。
他是监狱学习委员会的委员,在改造者之中,他有能力也有威信,向管理员反映情况实事求是,是非分明。
图|年10月1日,王耀武(左一)与溥仪(右三)等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留影
当然,身在战俘营,他已经不再是威风凛凛的将帅,也不再享有任何特权。
在山东之时,王耀武和一名国军少将同住在一室,他们穿的衣服是一样的。
一次,这位少将穿了王耀武的衣服,发现王耀武的口袋里面有一只怀表,他不声不响地将怀表收了起来。
等到王耀武发现怀表丢了,态度委婉地去跟那名少将要,少将怎么都不愿承认。他说:"就你有怀表,我没有?"
王耀武当着其他人的面说出了怀表的样式和特征,那名少将就是不愿还给他。不少人帮王耀武说话,拖了好几天,那少将耍无赖当作没发生过,王耀武只好作罢,不愿在这种特殊的地方引起纷争。
也许因为在这件事上讨到了便宜,后来这名少将还故意将自己的脏衣服堆在王耀武的枕头边,穿上了王耀武洗干净叠整齐的衣服。王耀武明知是那人动的手脚,在别人为他打抱不平他却没有多说什么,默默将脏衣服洗了,重新叠好放在枕边。
正是因为王耀武的隐忍和磨练,他才得以与杜聿明、宋希濂等人成为第一批特赦的人员。后来,他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政协委员,月薪元。
图|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员时期的王耀武
特赦后不久,周恩来帮助王耀武联系到了女儿王鲁云,不久,他也和其他六个儿子都联系上了。
年后,王鲁云一直和王耀武有书信联系,年,她终于来到了北京。
王鲁云先见到了杜聿明、郑洞国、宋希濂等五、六位当年熟识的伯伯。王鲁云请几位长辈吃饭,还专程买了烟、肥皂、牙刷、牙膏、糖果等日常用品和副食品送给他们。
当时在北京这些东西很稀罕,几位伯伯拿到之后都很开心。
王鲁云已经30岁了,当年离开父亲的时候才12岁,见到王耀武的时候,王鲁云心疼不已。她像小时候一样喊了王耀武一声"爹爹",王耀武应答她的时候,还是一口纯正的山东泰安的口音。
王耀武一一问了王鲁云家人的情况,他还很担心地询问她:"没有男孩子,公公婆婆对你还好吧。"
王鲁云已经生了3个女娃,生活之中的困难和心中的难过,王鲁云尽量不显露出来,父亲问她,她都点点头说"一切都好"。
图|参与文史研究工作后与杨伯韬(左一)、溥仪(右一)于政协的合影
王鲁云在香港就知道了王耀武得了帕金森病,为王耀武看病的医生也希望她能给父亲从香港带一些药回来。王鲁云将药送到了王耀武的手上,在北京陪伴了他一个星期。
父女能够相见,王耀武和王鲁云都非常感动。
而妻子郑宜兰却在这个时候提出和王耀武离婚。和妻儿团圆的信念支撑了王耀武多年,没想到刚刚获得自由,妻子却直接选择了离婚。
沈醉曾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之中提到,郑宜兰是被王耀武的副官王相宾保护着前往香港的,他们走的时候带走了王耀武的所有财富。后来郑宜兰和王相宾私奔,王耀武得知后气得半身不遂。
王鲁云否认了沈醉的说法,郑宜兰从来没有和王相宾走到一起。
郑宜兰之所以选择和王耀武离婚,仅仅是方便王耀武开始第二段婚姻。郑宜兰一直是孤身一人,没有再婚,在香港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移居哥斯达黎加,一直到年病逝。
但郑宜兰的确带走了王耀武所有的积蓄,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有多少情非得已,她连见都不愿见王耀武一面,对王耀武来说,确实是不能接受的精神打击。
图|王鲁云(中间)和四个女儿
年冬,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之下,王耀武和吴伯伦女士结婚。吴伯伦是一名中学教师,贤惠温柔,和王耀武生活非常幸福。
只是吴伯伦一直瞒着王耀武一件事,她有一个亲生女儿,一直寄养在一位朋友的家中,叫自己姨妈。
王耀武娶了吴伯伦后,曾经写信告诉王鲁云,将来一定要孝顺继母,王鲁云也感恩吴伯伦对父亲的照顾,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吴伯伦一面,但王鲁云对她很尊重。
年,王耀武因医院,享年64岁。
王耀武去世后,王鲁云每个月都会给吴伯伦寄生活费,父亲的嘱托,她一刻都没有忘记过。而吴伯伦心疼自己的亲生女儿,省吃俭用,将王鲁云的钱全都攒了起来,给了亲生女儿。
可惜亲生女儿从来没有将吴伯伦当作亲妈看过,钱是拿到了,从没尽过半分孝道。
王耀武去世后不久,吴伯伦因为极度清苦的生活和沉重的精神压力一病不起,甚至出现了精神问题。吴伯伦没有别的亲人,刚开医院治病,后来积蓄用完了,只得回家。
吴伯伦最后的岁月都是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之下熬过来的,这个时候,亲生女儿已经不愿意认她了,养母也要和吴伯伦断绝往来。
吴伯伦将继女所有的资助都给了亲生女儿,没想到最后落得个病死、饿死的结局。
王耀武向来重情重义,如果他还在世,看到晚年相濡以沫的妻子死得这样悲惨,被亲生女儿这样虐待,一定是肝肠寸断。
年7月29日,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为王耀武、溥仪和廖耀湘补开了追悼会,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
图|王耀武、溥仪和廖耀湘追悼会
王耀武和郑宜兰一共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们都跟着母亲去了哥斯达黎加,在当地成家立业,他们的子孙大多已经不会说中文。
王鲁云因为留在了香港,和大陆之间的交流机会更多一些。她的丈夫黄振辉是一位成功的建筑师,夫妻多年经营,创造了香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低密度环保住宅式洋房群地产"锦绣花园"。
年,王鲁云在斯坦福大学设立"王耀武将军奖学金",优先颁发大陆学生,其次考虑香港和台湾学子。她的女儿黄惠珍是山东省政协委员,以另一种方式回归故土,替外祖父回报家乡。
在上王庄王耀武抗日史料陈列馆筹建和王氏族谱修缮两件大事上,村党支部都积极联络了黄惠珍。黄惠珍非常欣慰,她提供了很多资料,并且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远在哥斯达黎加的亲人们。
图|王志永、黄惠珍向上王庄村史馆暨王耀武抗战生平陈列馆赠送王耀武抗战资料。上王庄村党支部回赠王氏族谱
年11月1日,王耀武的第五个儿子王志永从哥斯达黎加回到了祖国北京。王志永离开父亲的时候才5岁,脑海中对父亲的印象已经模糊了,但郑宜兰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之中一直在说父亲,从来不允许子女们将父亲遗忘。
离家60年了,听闻乡亲们还在惦记着父亲,要为他修建纪念馆,王志永和家人们都觉得应该回"老家"看一看。
王鲁云的女儿黄惠君早早从香港赶回来等候舅舅,一家人来到八宝山公墓祭奠王耀武。
11月3日,王志永、黄惠珍和13位家属一同来到了山东泰安,回到了王耀武出生的故土。
村里面为他们准备了锣鼓表演,用家乡的方式迎接抗日英雄的后人。
图|王耀武第五子王志永(右前3),山东省政协委员、王耀武外孙女黄惠珍(右前2)
王志永的儿女们久居国外,他们之中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来到祖辈的故乡寻根。
看到完全和西方人不同的欢迎方式,看到家乡人的笑颜,他们心中感慨万千。60年来,他们第一次好好认识自己的祖国,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新中国的巨变,也是第一次如此靠近王耀武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