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利娟
指导:陈聪
单位:医院·东区分院
前言今天是周五,不是很忙。一向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充满信心的我,准备为自己做个小体检,*的,红的,紫色的管子抽了几大管。孵育,离心,上机一切和平常一样,有条不紊。
忽然,同事叫到我,“你的TP怎么低了?”“What?”我的这个指标不应该低啊?“怎么回事?难道我营养不良了?”
案例经过检测结果显示,我的总蛋白TP居然是56g/L,低于参考值下限,这让我充满了疑惑和震惊,这是为什么呢?
急切的心情,促使我赶快查看了今日的质控结果!
(中值偏向于同一侧降低)
案例分析从总蛋白(TP)24号开始的质控结果可以看出,总蛋白TP检测结果连续降低,我们根据Westgard规则可知这是一个系统性误差,排除偶然误差,那可能涉及到质控、试剂,检测系统的问题。那么,我们又把质控品当做标本测定,结果如下,低于靶值一个标准差SD内。
1是质控品过效期或时间久变质了?步骤1:检查质控品的效期,看到质控品在有效期内。
步骤2:验证质控品是否变质影响实验结果。严格按照“同人同配”的原则重新配制了一瓶质控品,复测此项目,结果是45g/L,与上次果相差不大,排除质控品变质原因。
2是试剂过效期或时间久变质了?由于总蛋白(TP)试剂是新启封的,试剂误差也排除了。
3是患者标本的问题吗,外观颜色对比究其原因,将三个患者的血标本和笔者的血标本进行对比、观察,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标本有没有溶血、脂血等变化。如上图所示,标本基本正常,且今天的总蛋白降低是成批量性的降低,充分怀疑原因并不是因为标本。
复做质控后,复做标本结果,如图:
质控在控,但是结果依然偏低。
4查看校准结果曲线,校准追踪界面(3.21日校准结果)
(3.31日校准结果)
(4.22日校准结果)
PS:Std.E:校准品浓度设置错误
CaL.E:K的值与前一次相比变化了20%
步骤1:查看3月21号的校准品(1)吸光度-,K值。
3月31号的校准品(1)吸光度为-,K值为。
4月22号的校准品(1)吸光度为,K值为。
步骤2:用复合校准品对TP进行重新定标,再次复做质控。
(4.28日校准结果)
4月28日的校准品(1)吸光度为-,K值为。为何4月22日的吸光度和K值和3月21日、3月31日和4月28日相差如此巨大?
再次检查试剂与试剂盒(双缩脲法),冰箱试剂盒TP批号:20-尔生化仪上面TP试剂批号:20-,在结合4.22号之后的校准结果,我仿佛知道了什么?!
1.我把生化仪上面的TP换成批号:20-的试剂。
2.重新拿出复合校准品,并把浓度值由54.6(20-)改成59.8(20-)重新校准。
3.重新做质控,重测笔者标本。
校准品:校准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物质,用于校准测量系统,评价测量程序或材料赋值。为了验证“校准品被污染而影响校准曲线从而干扰了检测结果”这一猜想,我重新启封一支没有使用过的分装校准品,4.28日校准结果如上图。
由图可知,校准结果与3月21号和3月31号的结果相近。重新校准后,重做患者的总蛋白TP值,检测结果如下。
(患者1TP结果)
(患者2TP结果)
可以看出,其中两个患者的复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总结当我们试剂换批号过后,一定要重新校准。修改浓度值,得出正确的校准曲线,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结果。每一次质控,都是对曲线的验证,患者的每次结果,也必须在我们正确的质控下得出。
一、血清总蛋白的检测到底有什么意义?
血清总蛋白是血浆中所有蛋白质含量的总体反映。与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及免疫球蛋白合成情况有关。
1.TP浓度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a)呕吐、腹泻、发烧等水分丢失而使蛋白质浓缩;
(b)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2.TP浓度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a)各种原因导致水分潴留使血浆稀释,蛋白质浓度降低;
(b)营养不良或者消耗增加,肠道吸收不良等;
(c)蛋白质合成障碍;
(d)血浆蛋白大量丢失,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等。
二、血清TP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临床实验室管理(第三版)主编王前邓新立
[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来源:MIR医学仪器与试剂
编辑:豆芽审校:Rose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