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不出的“不舒服”别小瞧可能是身体发出了危险信号
北京晚报
年12月24日
▌首都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杨莉萍
视觉中国供图
时至年末,不少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都出现了疲惫、虚弱、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医院检查又查不出身体有什么毛病。一些人开始害怕了,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一些人心宽,坚信查不出的就不是病。实际上,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了。亚健康是一种病吗?会有哪些表现?需要我们给予多少重视呢?
亚健康虽不是病但需多重视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如果你长时间地感到疲劳、乏力,记忆力降低,精神难以集中,身体上莫名出现疼痛感,或是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急躁或总是心情低落,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感冒,这些症状都在提醒你,你有可能陷入了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在检查指标上显现不出任何问题,这不代表可以完全放下心来,因为病可能正在身体中“酝酿”,一旦发病了,身体就会受到更大损伤。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在急性病的前期和慢性病的末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一直查不出问题,但有一天忽然生了重病。
那么,该如何提前预知疾病的发生呢?只要身体的任何部位感觉到“不舒服”,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善,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可先从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做起,让身心得到足够的营养和休息,看看症状是否有所减轻,如果没有则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做一定的身体调理。
气血不足怎么补冬季调养正当时
中医常说的“气血不足”“气血虚”正是亚健康的另一种解释。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无形之物为阳,有形之物为阴,因此气为阳、血为阴,气血不足代表着人体阴阳两亏,是非常需要重视、应及时进行调理的问题。气血虚的人群很广,从小孩到老人都有,年轻人的气血虚大多因为不良生活习惯,是“作”出来的毛病,老年人的气血虚则是由于身体的衰老所导致的。除了疲劳、困倦等症状,气血虚也可能表现在生理周期紊乱上,如女性的月经不调。
年轻人身体的再生能力强,对于气血不足的毛病不必太过忧心,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简而言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要再损耗气血,气血就能很快地生发、补足。如果已经出现了贫血等病症,身体亏损较大,则需要遵医嘱,通过服用一些中药来帮助恢复气血。如出自《济阴纲目》的*芪四物汤,正是益气补血的名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4味中药组成的“四物汤”本就是古代有名的补血药膳,加上有益气功效的*芪,便可更好地达到补气血的作用。
同时,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补血药偏静,补气药可起到推动作用,让补血药更好地被吸收和代谢,像是常用于滋阴补血的阿胶,由于性滋腻,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不完全的问题,尤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不好吸收。与*芪等补气药共用,能达到更好地滋补作用,还能帮助“虚不受补”的人进行补益。
摆脱亚健康须调整不良生活方式
人体具有代偿功能,在超负荷运行时,还能向前跑一段时间,但如果长期处于极限状态,一直绷紧的那根弦断了,生命也就消逝了。因此,对于亚健康状态,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尽快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是摆脱亚健康的第一步。
▍不过午夜不睡觉
熬夜是年轻人的通病。中国人讲究睡“子午觉”,即晚上11点到1点一定要睡觉,中午11点到1点尤其在冬季,也很适合小憩,给身体充分休息的时间。中医认为子时是胆经循行的时间,睡着可起到养肝的作用。还有不少年轻人总是通宵,无论是为了工作还是娱乐,都应尽量避免通宵,夜间是人体五脏六腑、特别是心脏休息的时间,熬夜会引起心跳加速和不适,有猝死的风险。
▍无肉不欢
随着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大多喜欢吃肉,认为肉是最有营养的食物。这其实是一大误区,从古至今,亚洲人的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消化系统对碳水的吸收和代谢能力更强。如果每天过量摄入肉食,会引起营养不均衡、消化不良等诸多问题。同时,营养过剩也是现在年轻人包括儿童的一大健康问题,血压、血脂、血糖“三高”和近年越来越被重视的高尿酸,以及肥胖问题都是源于营养摄入过量和不均衡。
▍运动不足和过量运动
宅和超负荷是现在人们日常活动中常爱走的极端。有些人喜欢待在室内,白天坐办公室,晚上和休息日能不出家门就不出,运动不足会导致肥胖、虚弱、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有些人则喜欢挑战自我,每日运动量过大,或是所进行的运动并不适合自身情况,容易造成关节损伤、过度劳累等问题。
▍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大多有着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问题,无论是看剧、刷微博、打游戏、网购,都会让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不变,不仅会对视力造成伤害,还可能引起肌肉萎缩、骨骼关节和脏腑上的损伤。
▍压力过大与社交孤独
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容易引起人的焦虑情绪。夜晚也是神经系统休息的时间,如果再加之熬夜、睡眠不足等问题,更易导致心理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实中处于社交孤独的人群不在少数,例如有不少宝妈一心扑在孩子和家庭上,社交过少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来源北京晚报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