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中国是骨质疏松世界第一“大国”,全球2亿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我国独占近一半。而骨质疏松发生率,60岁以上老年人占据56%的比率;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60%~70%。
为何偏偏爱女性
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的特殊性,会经历一些特殊时期:
哺乳期女性体内部分钙会被用于宝宝发育,而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骨质流失速率可达每年3%以上,很容易骨质疏松。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因素也会导致年轻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1、缺乏锻炼
动的太少可是现代人的通病,多锻炼可以让骨细胞得到适当的刺激。
2、过度防晒,长期化浓妆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而防晒霜、一些化妆品阻断了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在避免伤害的同时,维生素D的合成机会也下降了不少。
一般建议正常人每天保证半小时的日晒时间。
3、过量饮酒、喝咖啡
骨质疏松发病的原因尚不很明确,但每天过量饮酒、喝大量咖啡确实会影响人体对钙的摄入。
4、节食减肥
不少女性都嚷嚷着“减肥减肥”,声称减肥是终身事业。殊不知缺乏脂肪,会间接地造成雌激素的缺乏,继而引起骨质疏松。
当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达不到需求量时,会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收,使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症除了主要与绝经和老年有关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外,还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常见疾病有:
1.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1型、2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Cushingsyndrome)、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泌乳素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2.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3.慢性肾脏疾病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
4.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脏疾患、营养不良症、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等。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高雪病和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等。
6.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症、僵人综合征和肌强直综合征等。
7.长期制动
如长期卧床或太空旅行。
8.器官移植术后
9.长期使用下列药物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慢性氟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或肾衰用透析液等。
轻松预防骨质疏松
1、动起来
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研究显示,每天半小时以上的的户外运动有助于中老年女性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慢跑、散步、爬山、跳绳、登楼梯、骑自行车等能强化造骨细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质、提高骨密度。所以,不妨动起来!
2、晒一晒
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会引起体内系列反应,生成活性维生素D,它能促进钙质吸收。晒太阳时间以每天半个小时左右为宜,最好选在8~10点或15~16点之间,这两个时段阳光强度最为合适。
3、吃的对
均衡每天的膳食,也不困难,多吃杂粮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方法。
以大豆为首的杂粮含异*酮、木酚素等植物雌激素,有助人体吸收钙质,增加骨密度。而且五谷杂粮种类丰富,能提供包括钙质在内的各种人体所需像营养,配合乳制品、海产、鸡蛋动植物性食物和绿叶菜、水果,可确保饮食均衡。
50岁以后定期“骨检”
5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定期检测骨骼状态,有骨量减少或骨密度下降,应加服鱼肝油和钙剂;若有骨量显著减少及雌激素水平过低,可在医生指导下行雌激素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