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特别关注药物相关胆管消失综合征
TUhjnbcbe - 2023/1/14 21:43:00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化学药物、中草药、膳食添加剂及其代谢产物/辅料引起的肝损伤,已成为临床急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西方国家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药物可诱导肝脏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坏死,其持续损伤可导致胆管消失和胆汁性肝硬化,胆管消失>50%即可诊断为药物相关胆管消失综合征(D-VBDS)。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临床少见,仅占小胆管疾病的0.5%,其中D-VBDS占所有VBDS的7%[1],近年来D-VBDS的报道有所增加,可引起D-VBDS的药物种类也不断增加,这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重视。现本文就D-VBDS的临床特征、药物、病理表现、治疗作一综述,期望对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1临床特征

D-VBDS被认为是早期阶段的急性胆管炎持续进展的后果,并常常伴随着迁延进展的病程。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部分研究认为D-VBDS的可能发病机制为免疫紊乱或免疫失衡。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一种半抗原,与胆管上皮细胞表面的角蛋白结合,产生自身抗体损伤胆管上皮细胞,导致胆管消失[2]。D-VBDS儿童常见,但据目前报道显示,儿童及成人均可患病。D-VBDS临床表现不一,可表现为乏力、瘙痒、*疸、消化道症状、营养吸收障碍等;也可表现为药物不良反应症候群的组成部分,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性表皮坏死松解症[3]。实验室检查包括ALP和GGT明显升高,可伴有TBil和ALT升高,同时可伴胆固醇和胆汁酸升高、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胆管损伤持续进展直至胆管消失,*疸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或者无*疸而持续生化指标异常(ALP、GGT异常)>1年,病变进入慢性期,形成慢性胆汁淤积。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胆管损伤程度较高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可呈现肝内胆管弥漫性或局灶性消失。

2药物

根据国内外报道[4],目前有30多种药物可致VBDS,并且去除诱因后VBDS仍可能发生,导致VBDS的药物主要包括抗感染药、非甾体消炎药、抗精神药、降脂药、降糖药、质子泵抑制剂、中草药、抗肿瘤药物等。本文以“药物”和/或“胆管消失综合征”为关键词在万方、PubMed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并将导致VBDS药物进行汇总(表1)。

共检索文献31篇,其中涉及药物种类9大类、药物30余种。表1中可见抗感染药物(14/30篇)、非甾体消炎药(6/30篇)、抗精神类药物(6/30篇)及中草药(3/30篇)报道较多,其中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为报道量最多的药物(4/30篇),这与目前国内外报道结论较为一致。

由表1可发现中草药是导致VBDS的一大类药物,据国内荟萃分析[31]显示中草药致DILI发生率为30.21%,其中千里光、苍术、消核片可导致胆汁淤积。由于中药之间配伍复杂,目前有关中药具体成分导致VBDS的报道极少,这也是本研究团队接下来研究的重点之一。综上,为减少D-VBDS的发生,要严格把控适应证应用抗感染药、非甾体消炎药、抗精神类药及中草药等。

3病理表现

3.1病理与诊断

D-VBDS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所以其诊断目前仍主要依赖于肝组织学表现。D-VBDS早期阶段,组织学表现为急性胆管炎的病理改变,可无小胆管缺乏;进入慢性期阶段,则均可以看到胆管缺乏(胆管消失>50%)[27]。

早期急性期阶段,组织学改变以肝实质内胆汁淤积和汇管区内胆管炎为两大主要特征。肝组织活检可见肝实质内淤胆,包括肝细胞淤胆、毛细胆管淤胆,有或无Kupffer细胞淤胆。另一特征性改变即汇管区内急性胆管炎改变,表现为汇管区小叶间胆管退行性改变,可见胆管上皮细胞呈嗜酸性改变和/或空泡变,细胞坏死、核固缩及核分裂等,但一般无小胆管缺乏。慢性期阶段典型的改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门管区内与小动脉伴行的小叶间胆管消失>50%[27]。胆管消失可稳定不变,亦可持续进展。部分D-VBDS患者进入慢性期后,病变形态仅表现为中小汇管区或终末汇管区小胆管消失,汇管区炎症轻,细胆管增生不明显。而部分D-VBDS患者除了胆管消失外,还可见到由于胆管消失呈现的肝实质慢性淤胆特有改变:淤胆性菊形团、泡沫细胞聚集灶、汇管区周围带肝细胞胆盐淤积,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胆管反应。此外,慢性期阶段可见到轻重不一的纤维化。

3.2病理与预后

D-VBDS患者部分在治疗后可达到临床治愈,而部分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其预后是临床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别关注药物相关胆管消失综合征